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基于RRE-90评分与相关炎性分子标志物评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预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20 01:16
【摘要】:目的 本研究应用RRE-90评分,结合血相关炎性标志物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脂蛋白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Lp-PLA2)、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情况,及时识别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及复发的高风险人群,明确预防的重点,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的判断及有效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访90天,选择脑梗死复发患者为病例组(复发组),未复发患者为对照组(未复发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RRE-90评分,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D40L、Lp-PLA2水平、凝固法检测FIB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分析并评估基于RRE-90评分结合血相关炎性标志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90天内复发的预测价值。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失访8例,最后纳入392例,其中复发患者64例,未复发患者328例。2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RRE-90评分情况,复发组RRE-90评分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sCD40L、Lp-PLA2、FIB、hs-CRP情况,复发组的上述相关炎性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仍与RRE-90评分及sCD40L、Lp-PLA2、FIB、hs-CRP水平相关(OR分别=8.732、10.312、6.216、3.076、2.485,95%CI分别为4.583~19.512、6.145~20.268、3.156~13.372、1.466~5.032、2.357~12.212)。3以RRE-90评分、sCD40L、Lp-PLA2作为测试变量,以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复发为状态变量拟合ROC曲线,评估RRE-90评分、sCD40L、LpPLA2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提示,联合应用RRE-90评分与血sCD40L、Lp-PLA2的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87.4%。结论 1血sCD40L、Lp-PLA2、FIB、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有关。2在RRE-90评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sCD40L、Lp-PLA2可以提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预测。图1幅;表8个;参207篇
【图文】:

ROC曲线,ROC曲线


-0.659 0.373 3.126 0.077 7.50.123 0.373 0.108 0.742 1.10.232 0.371 0.390 0.532 1.2险评估量表;sCD40L:血清可溶性 CD40 配体;Lp-PLA2: C 反应蛋白;AGE:年龄;FBG:空腹血糖;LDL-C:低密度合 sCD40L、LP-PLA2 对脑梗死复发风险预测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得知,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后,梗死复发关系最密切,以 RRE-90、sCD40L、者复发风险为状态变量行 ROC 曲线进行诊断价,结果提示:RRE-90 评分联合 sCD40L、LP-为 0.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约登指数最sCD40L、LP-PLA2 的灵敏度为 89.2%,特异度CD40L、LP-PLA2 可以提高对脑梗死复发的预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鸣;刘峻峰;吴波;;脑血管病分类分型进展与解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年03期

2 周代星;严丽;谢翠红;;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23期

3 王兰桂;赵秀丽;杨春丽;马香莲;仲桂英;马丽萍;黄茜;;西宁地区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血白细胞数变化与脑损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22期

4 牟凤群;陈通;;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硬化及颅内动脉狭窄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年11期

5 安红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16期

6 孙桂芳;;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诊治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年08期

7 王蕾;陈哲萌;陈浩;杨柳;黄菊明;徐建红;;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年08期

8 王艾;曾广民;张福秋;;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14期

9 陈兰兰;徐俊;朱晓峰;马灿灿;于海龙;景坚;李晓波;;单发性与同侧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危险因素和病因学差异[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6期

10 许海燕;王小姗;刘卫国;林兴建;冯智;张霞;蔡兴秋;逯恒东;刘r

本文编号:2633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33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