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汉族人群中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14:37
【摘要】:目的对汉族人群中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患者的GTP环化水解酶1基因(GCH1)、酪氨酸羟化酶基因(TH)进行测序,探究DRD发病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扩充与该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范围。并且采用MLPA技术分析GCH1、TH、Epsilon-sarcoglycan编码基因(SGCE)上是否存在外显子缺失,进一步探究DRD的遗传学发病机制,以便更好的发挥辅助诊断的作用。方法收集4个DRD家系共8名患者及其5名无症状家属、10名散发性DRD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样本,并记录临床资料。采用高盐法提取其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对GCH1、TH基因上的所有外显子和剪接点进行PCR扩增,用Mutation Surveyor software(SOFTGENETICS)软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检测突变位点。当发现存在基因突变,则与正常基因的该位点碱基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进一步对DNA样品进行磁珠纯化,应用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Multiple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与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技术相结合,对GCH1、TH、SGC五基因共22个外显子(GCH1基因6个外显子,TH基因5个外显子,SGCE基因11个外显子)进行分析。实验严格依照MRC-Holland公司提供的技术方案SALSA P099-C1 GCH1-TH-SGCE进行基因外显子的定量。MLPA剂量值用Coffalyser程序计算。采用qPCR实验进一步验证MLPA结果,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法在ABI 7500 Fast PCR仪上进行扩增,qPCR反应结果采用ddCt法(ddCt值=mean±SD),通过与正常对照基因的Ct值进行比较来计算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GCH1外显子缺失情况。结果1 9号家系中4名患者均检出GCH1基因1号外显子发生杂合点突变Ala98VaI(454CT),使编码的丙氨酸(Alamine)变成缬氨酸(Valine)。1名男性同样携带此突变,但没有表现DRD症状。2 10号家系中1名34岁女性患者的GCH1基因2号外显子发生突变Ile135Thr(37449TC),导致编码的异亮氨酸(Isoleucine)变成苏氨酸(Threnine)。该患者的父亲和哥哥同样携带此突变,虽然没有明显的DRD症状,但是患有抑郁症。3 12号家系中,2名女性患者GCH1基因1号外显子存在杂合突变Tyr75Cys(385AG)。她们的正常同胞姐妹没有携带该突变。4 2名散发性DRD患者TH基因1号外显子和12号外显子发生两种杂合突变Ser19Cys(75CG)、Gly397Arg(6127GA)。5 MLPA反应结果:1名散发性DRD患者的GCH1基因1号外显子上与142nt和254nt探针结合的目标序列的相对峰值率(RPR)约为0.5,而正常的比值应为0.75-1.25。表明出现杂合缺失。其余被检测者的GCH1、TH、SGCE基因外显子均未见缺失。6采用qPCR对MLPA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用ddCt法将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基因Ct值进行比较,用二者之间的相差来计算基因表达的差异,通过计算得出22号患者的GCH1基因1号外显子ddCt值(mean±SD)为0.9,正常对照者ddCt值为0。表示22号患者GCH1基因1号外显子出现缺失。结论1在汉族人群中,GCH1基因在家族性DRD患者中突变频率相对较高。3个新的GCH1基因错义突变在3个家系中被检出,但有部分患者(多数为散发性患者)未检出GCH1、TH突变;携带相同突变的家族性DRD患者的症状和发病年龄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DRD具有不完全外显性。基因筛查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手段。2散发性DRD患者GCH1基因存在外显子缺失,但出现频率较低;对于未检出基因突变的散发性DRD患者,有必要检测GCH1基因是否存在缺失。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红玉,司凤娥,蔚变霞,贺越虹;药物所致的小儿急性肌张力障碍临床诊治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02年02期

2 郝英霞,周玉萍;氟西汀致急性肌张力障碍2例报告[J];四川精神卫生;2002年03期

3 刘宁疆,张本恕;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年06期

4 杜怡峰,刘兆孔;肌张力障碍 概述[J];山东医药;2005年19期

5 刘宁疆 ,张本恕;肌张力障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5年04期

6 牟君,王运良,谢鹏;肌张力障碍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9期

7 Schrag A.,Trimble M. ,Quinn N. ,Bhatia K. ,江山;顽固性肌张力障碍综合征:103例报道[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8 李涛;叶明;李承晏;;肌张力障碍[J];临床内科杂志;2006年06期

9 柏兴华;;在管理和治疗肌张力障碍中护士的角色[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年12期

10 曹燕滔;李振洲;张昕;;阵发性运动诱发的肌张力障碍1例[J];武警医学;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新华;汤晓芙;李力波;王琳;;北京地区834例肌张力障碍的临床分型及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董伟;朱军;常鹏飞;;肌张力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赵群峰;;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例误诊分析[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彭国平;袁敏;王康;罗本燕;;发作性运动诱发的肌张力障碍8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焕光;马羽;胡文瀚;杨岸超;张颖;张建国;;3-硝基丙酸诱导继发肌张力障碍大鼠模型的行为学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常鹏飞;董伟;左焕琮;;山豆根中毒致全身肌张力障碍的临床和实验证据:新的肌张力障碍模型[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李宇;何志义;;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分析报告[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刘鼎;李国良;;夜间阵发性肌张力障碍三例临床分析[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徐评议;丁红珂;李毅;周桃峰;骆飞飞;;肌张力障碍致病基因的突变筛查[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杨扬;孙虹;黄德晖;武雷;吴卫平;;中国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家系患者的临床与基因学特点[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吴小炼;口颌肌张力障碍[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万同己;谨防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吴小炼;口颌肌张力障碍[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采写 本报记者 叶芳 实习记者 董婷 通讯员 伍晓毅 受访专家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殷建瑞 副教授;运动障碍者要学会放松[N];广东科技报;2008年

5 时仲省 高思敏 刘春阳;河南医大新法治疗肌张力障碍[N];中国医药报;2001年

6 傅德明;利培酮致急性肌张力障碍[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雯心;脑深部刺激可治肌张力障碍[N];健康报;2006年

8 建平;DBS疗法改善肌张力障碍[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凌燕;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遗传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2 田原;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全脑灰质形态学研究、危险因素及生命质量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张社卿;多巴敏感性肌张力障碍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4 陆艺;肌张力障碍性震颤临床及电生理特征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王琳;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局灶型肌张力障碍的治疗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6 陈党红;舒筋颗粒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明玉;一个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家系基因突变筛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张凯;脑深部电刺激不同靶点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分析及术后程控参数分析比较[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张英;原发性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经颅超声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周剑;使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肌张力障碍患者进行基因筛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李明珊;汉族人群中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6 刘潇潇;华东地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和面肌痉挛的流行病学调查[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伟;肌张力障碍患者的认知、情感和睡眠障碍及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8 张保艳;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2年

9 张建园;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2例临床及基因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10 陈蕾;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34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34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d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