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帕金森氏病患者抑郁与皮层形态学的相关性
【图文】:
图 1、PD 伴抑郁组与 HC 组局部皮质厚度比较(P<0.05,FWE 校正),PD 伴抑郁组左侧舌回、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区域大脑皮层厚度较正常组降低,图中 P 值越小,颜色越深。表 3、PD 组和正常对照组局部皮质厚度的比较脑区 体素大小 峰点 T 值 峰点 P 值(FWE 校正) 峰点 MNI 坐标(x,,y,z,mm)左梭状回 651 5.98 0.003 (-29,-65,18)
图 2、PD 伴抑郁组区域皮质厚度与 HAMD-17 量表评分相关性分析,左侧梭状回、左侧舌回和左侧楔前叶皮质厚度与 HAMD-17 评分存在相关性(P<0.05,FWE 校正,图中所示为 P值),图中 P 值越小,颜色越深。表 4 区域皮质厚度与 HAMD-17 量表评分相关性脑区 体素大小 峰点 T 值 峰点 P 值(FWE 校正) 峰点 MNI 坐标(x,y,z,mm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丽萍;;帕金森氏病与血管性帕金森氏综合征的临床对比[J];中国水电医学;2003年06期
2 陈腾;;帕金森氏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国际学术动态;2004年02期
3 史达富;;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帕金森”可能与脊椎有关[J];华人时刊;2017年06期
4 马培奇;;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发展现况及临床应用[J];上海医药;2009年10期
5 王桂荣,王丽芬,郝晶,吴容岩;帕金森氏病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12期
6 于伟,李英杰,张民,侯得军;帕金森氏病的外科治疗[J];吉林医学;2003年06期
7 李留芝;帕金森氏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2年02期
8 刘原;西藏地区首例帕金森氏病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西藏科技;2002年01期
9 钟静玫,丁里,武绍远,张金章;帕金森氏病合并进行性脊肌萎缩症1例报道[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2期
10 王卫东;帕金森氏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前瞻性纵向研究[J];医学信息;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虹;赵艺蕾;许顺良;郑旭宁;臧玉峰;王珏;;早期帕金森氏病静息状态脑活动局部一致性的改变[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迎晖;吕健;;“细胞刀”治疗帕金森氏病的健康教育[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3 张留莎;陈佐明;;帕金森氏病与抑郁[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伟祥;靳瑞领;刘景隆;李春华;董子祺;;综合疗法治疗帕金森氏病个例报导[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杨春;谷玲;张延军;;血浆β-内啡肽定量检测对帕金森氏病临床诊治的价值[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蒋家启;陈庆良;;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7 王维;于小平;毛俊;刘晟;;实验性帕金森氏病的影像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Peter Chung;;灵芝孢子对帕金森氏病的保护作用[A];2004灵芝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陈月华;张红芳;栗文菊;;立体定向导航手术治疗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健康教育[A];河南省外科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10 张小兰;张雅静;张晓燕;赵春媚;;老年帕金森氏病患者呛咳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效果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2008“海峡两岸护理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建新 主持;帕金森氏病新解[N];医药经济报;2016年
2 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冯春;深圳先进院发现帕金森氏病干预新途径[N];广东科技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董笑非;美国37款帕金森氏病药物在研[N];中国医药报;2014年
4 特约记者 程守勤;帕金森氏病治疗莫失良机[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基因与帕金森氏病危险密不可分[N];医药经济报;2000年
6 叶学;治帕金森氏病方[N];民族医药报;2003年
7 副主任医师 王素丹;帕金森氏病早期易误诊[N];保健时报;2004年
8 向华;Ecstasy为帕金森氏病的治疗指明了新的方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9 龙钢医院 龙岩市慈爱康复中心 沈敏海 兰长征妹;帕金森氏病治疗的几种新型药物[N];闽西日报;2009年
10 蒋志君;人老为什么手发抖[N];中国石油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芙蓉;帕金森氏病病变的机理研究与分子伴侣的保护作用癫痫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甘丽;神经退行性疾病小鼠模型中神经祖细胞分布及神经元再生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马开利;α-synuclein核输入机制及功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郭利丽;帕金森小鼠模型运动技能学习障碍的突触可塑性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5 张皓云;星形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神经元铁代谢紊乱中的调节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6 于嵩;姜黄素对帕金森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刘斌;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脑组织及病人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王丹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英华;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显像剂~(18)F-Fethypride化学合成、放射标记及生物学评价[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王文举;Neurturin和TH双顺反子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对恒河猴帕金森氏病模型的组合基因治疗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春霞;探讨帕金森氏病患者抑郁与皮层形态学的相关性[D];南昌大学;2019年
2 王芳;VMAT2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氏病患者抑郁状态相关性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3 郑远鹏;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FLZ抑制神经炎症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4 赵明;外源线粒体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5 张红华;帕金森氏震颤的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6 康君芳;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张梦虹;超声评价帕金森模型小鼠中脑回声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张兴星;基于分子片段的MAO-B选择性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9 张家义;C_(57)BL/6j小鼠帕金森模型血浆生物学标记物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2年
10 熊御云;积雪草酸对帕金森样的损伤细胞和突变果蝇的神经保护作用[D];江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50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5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