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者骨密度改变的性别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癫痫患者骨密度改变的性别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评价癫痫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变,探讨骨质改变的影响因素及骨质流失在癫痫患者中的性别差异,旨在评价女性癫痫患者骨质改变的特点,使临床医师引起重视,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癫痫门诊长期随诊的110例女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立健康女性45例、健康男性40例及同时期就诊的男性癫痫患者96例作对照。收集癫痫患者及健康对照的相关临床资料,对各组分别测定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将女性癫痫患者与健康女性及男性癫痫患者分别作比较。将女性及男性癫痫患者分别按年龄(10岁1个年龄组,共4个年龄组)、病程(≤15年、15年)、发作类型(惊厥型发作、非惊厥型发作)、发作频率(≤10次/年、10次/年)、药程(≤10年、10年)、服药数量(单药治疗、多药治疗)、药物种类(肝酶诱导抗癫痫药物、非肝酶诱导抗癫痫药物)分别进行分组,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癫痫患者骨密度异常率及甲状旁腺素均较健康人群升高,女性患者骨密度异常率高于男性患者(均P0.05)。影响因素分析中,年龄、药程、药物数量、癫痫发作频率、发作类型、病程对骨密度均有负面作用(均P0.05)。其中,年龄对女性患者骨密度影响更加明显,女性癫痫组40岁以上骨密度异常率高于40岁以内患者,P0.001,在50~60岁年龄组,女性癫痫组骨质异常率高于男性癫痫组,P=0.044。病程、药物种类仅对女性患者骨密度有明显影响,其中,病程15年以上骨密度异常率高于15年以内,P=0.007,肝酶诱导组骨质异常率高于非肝酶诱导组,P=0.04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药物数量是女性患者骨质异常的危险因素,而药程、药物数量是男性患者骨质异常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癫痫病及抗癫痫药(AEDs)均影响患者骨密度,并可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水平增高可进一步促进骨质流失。因年龄对女性骨质影响更明显,对40岁以上女性患者应监测骨密度。同样,药程、药物数量、癫痫发作对骨密度也有负面作用,在癫痫患者中应合理选择用药,有效控制发作,减少癫痫发作频率,避免严重癫痫类型的发作,并尽可能缩短病程。另外,避免因癫痫发作引发的意外、外伤,减小骨折风险。女性癫痫患者骨密度异常率高于男性患者,骨质异常的影响因素更多,且女性癫痫患者作为癫痫患者中特殊的群体,存在自身特有的生理特点,面临妊娠、生产、养育后代等更多问题,在家庭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女性 癫痫 骨密度 抗癫痫药物 性别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缩略语/符号说明10-11
- 前言11-14
- 研究现状、成果11-12
- 研究目的、方法12-14
- 1 对象和方法14-16
- 1.1 研究对象14-15
- 1.2 研究方法15-16
- 1.3 统计学处理16
- 2 结果16-23
- 2.1 癫痫患者与健康对照一般情况对比16
- 2.2 癫痫患者与健康对照骨密度结果对比16-17
- 2.3 癫痫患者骨质异常相关影响因素分析17-21
- 2.3.1 年龄对女性及男性患者骨质的影响17
- 2.3.2 癫痫发作对女性及男性患者骨质的影响17
- 2.3.3 抗痫药物对女性及男性患者骨质的影响17-21
- 2.4 女性及男性患者骨质异常多因素回归分析21
- 2.5 癫痫患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21-23
- 3 讨论23-27
- 3.1 骨代谢的一般特征23
- 3.2 骨密度的测量23
- 3.3 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23-24
- 3.4 癫痫及抗痫药物对骨质的影响24-25
- 3.5 抗痫药物对骨质的影响机制25
- 3.6 癫痫患者骨质改变的影响因素分析25-26
- 3.7 癫痫患者的骨折26
- 3.8 癫痫患者的骨质监测26-27
-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2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32-33
- 综述 女性癫痫的管理33-55
- 综述参考文献46-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多吃洋葱可改善骨密度[J];江西食品工业;2000年02期
2 朱沛,朱慧颖,李旭芬,侯岗,赵清湘,苏景霞;中原地区青少年骨密度初步调查[J];现代康复;2001年22期
3 Clark M.K ,Sowers M.R ,Nichols S ,Levy B. ,王雅楠;首次使用长效醋酸甲羟孕酮患者2年中骨密度的改变[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05期
4 杨悦;刘幼硕;;吸烟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23期
5 陈文远;张寿;周芬;;运动对青年大学生骨密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7年04期
6 张红;谭小红;罗湘杭;胡平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绝经前、后正常女性骨密度影响初探[J];实用预防医学;2007年04期
7 邢晨芳;周伟文;;影响女子骨密度的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10期
8 杨先凯;卜林;卢志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期间监测骨密度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28期
9 李兆寰,征革凡,潘孝仁,伍锐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变[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2年01期
10 赵熙和;影响青年人骨密度的因素[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纯;刘玉娟;肖文金;胡云秋;李淼;章振林;;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桂继琮;高光琦;刘兴党;;健康中青年男性骨密度现状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吴敏;黄淑玉;徐文浩;;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31)Ⅰ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分析[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傅晓华;裘胜春;陈正云;舒静;;女性睡眠持续时间与骨密度关系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黄振武;龚洁;李芳;;基因多态对妇女产后骨密度自我恢复以及补钙效果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邵帅;席焕久;张涛;;辽宁汉族成人身体脂肪含量与骨密度关系的探讨[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7 李慧林;朱汉民;程群;杜艳萍;洪维;朱晓颖;张雪梅;薛思红;;月经持续时间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冬梅;RuthCox;TainaTaube;LindaReaney;JohnKanis;EugeneMcCloskey;;半自动的方法测定掌骨皮质指数和骨密度的临床评价[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龚敏;;长期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刘华平;杨琳;任东平;梁爱玉;李秀君;;哺乳期妇女钙代谢及骨密度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产科热点问题研讨会及第一届全国产科主任论坛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卫东;髋部骨密度含多种疾病信息[N];科技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欧志葵;女性骨密度流失速度是男性3倍[N];南方日报;2007年
3 曹菊 译;阿左昔芬可显著增加骨密度[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殷浩;慢跑可增加骨密度[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记者李天舒 通讯员曹大德;大规模骨密度普查展开[N];健康报;2002年
6 朱茜;全球最大的骨密度参考数据库在华建成[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许琦敏;“骨健康知识”误区需澄清[N];文汇报;2007年
8 主讲人 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孟迅吾 教授;快去测测骨密度[N];人民政协报;2001年
9 黄爱群;补钙不如多运动[N];中国医药报;2001年
10 冀玉静;两种药物可增加肾移植患者的骨密度[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洪波;乳酸菌发酵超微骨泥生物特性与增强骨密度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章振林;北京地区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基因、维生素D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和Ⅰ型胶原基因SP1转录结合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3 杨海涛;去势兔骨质疏松MR定量和功能成像:与骨密度、组织学对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周晓红;DXA对男性HIV/AIDS初治患者及HIV-LD患者不同治疗方案体成分变化测量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皎皎;猪皮明胶酶解制剂对骨密度影响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晨;405例体检健康女性铁蛋白对骨量下降的预测性能评估及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孙晓婷;白介素-17在新诊断Graves病骨量异常女性患者中水平的变化[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梁嘉盛;健康体检人群体成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马文杰;CT值对骨密度与种植体稳定性的预测[D];南京大学;2013年
6 余家静;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D];蚌埠医学院;2015年
7 杨帆;癫痫患者骨密度改变的性别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8 侯艳丽;参考人群样本量对骨密度参考数据库的影响和不同种族女性髋部骨量的比较[D];中南大学;2008年
9 何浩;中国人群骨密度的基于生物学通路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远能;长沙成年人中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癫痫患者骨密度改变的性别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