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载脂蛋白E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3-25 07:09

  本文关键词:载脂蛋白E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和目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是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的一种功能性载脂蛋白,是脂蛋白的重要成分,Apo E有基因多态性,有多种生理功能,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高危遗传因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老年脑梗死患者主要病因。本文通过检测分析Apo E基因多态性特点,探讨其对血脂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老年患者颅内脑动脉硬化狭窄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1、2013年12月-2015年9月在郑大二附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患者,经由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随机选取180例,男性110例,女性70例,年龄(82.28±6.28)岁;2、应用PCR扩增仪扩增特定的基因片段,采用“基因芯片法”,读取判定基因片段的Apo E基因型及基因表型并进行分组比较;3、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样本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与Apo E基因型多态性的关系;4、1.5T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判定颅内大动脉(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椎基底动脉),判定有无动脉粥样硬化及硬化狭窄程度,根据NASCET法分级:正常组,血管无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硬化组:有粥样硬化形成,血管无狭窄;轻度狭窄组,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率50%;中度狭窄组,血管狭窄率50%-69%;重度狭窄组,血管狭窄率70%-99%;闭塞组,无血管影或无血流信号,排除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并与基因多态性、血脂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S)差表示,组间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X结果Apo E等位基因分型(频率):ε2(25.6%)、ε3(65.6%)、ε4(8.9%),基因表型(频率):纯合子ε2/ε2(1.1%)、ε3/ε3(62.2%)、ε4/ε4(5.6%),杂合子ε2/ε3(24.4%)、ε2/ε4(3.3%)、ε3/ε4(1.1%)。ε2(ε2/ε2、ε2/ε3)组、ε3(ε3/ε3、ε2/ε4)组、ε4(ε3/ε4、ε4/ε4)组中TC、TG、LDL-C浓度水平依次升高,ε4组TC、LDH-C与ε2组、ε3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无明显差异;HDL-C含量依次降低,与ε4组统计分析P0.05;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率统计分析,随病变加重,TC、TG、LDL-C浓度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与血管情况分析。与ε3组相比,ε4组患者动脉硬化狭窄率较高,ε2组动脉硬化狭窄率则较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po E基因具有多态性,等位基因和基因表型分别为ε2(ε2/ε2、ε2/ε3)、ε3(ε3/ε3、ε2/ε4)、ε4(ε3/ε4、ε4/ε4),其中ε3和ε3/ε3频率最高,分别为65.6%、62.2%,ε2(25.6%)次之,ε4(8.9%)最低。2.Apo E基因多态性参与血脂代谢,ε2、ε4作用明显,ε2可降低TC、LDL-C,升高HDL-C,ε4作用相反。3.血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病理程度加重,TC、LDL-C水平升高,而HDL-C下降(P0.05)。4.Apo E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狭窄程度密切相关,等位基因ε4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ε2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血脂代谢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2
  • 材料与方法12-16
  • 结果16-19
  • 讨论19-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9
  • 综述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临床意义研究进展29-46
  • 参考文献40-46
  • 附图46-47
  • 英文缩略词47-48
  • 个人简历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皓,刘秉文;载脂蛋白C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2年01期

2 黄全跃,赵水平;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1期

3 李向平,赵水平;载脂蛋白AⅤ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17期

4 胡维诚;载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病[J];山东医药;1988年02期

5 许叶;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载脂蛋白A-I和B测定的标准化——Ⅱ.候选参考物的评价和筛选[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3年06期

6 吕新跃;载脂蛋白CI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8年04期

7 郭爱萍,潘韶霞;老年人血脂及载脂蛋白测定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00年14期

8 陈国珠;145例载脂蛋白的检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0年02期

9 康强,林敦彬,何玉梅,严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载脂蛋白变化的意义[J];贵州医药;2001年06期

10 张雪梅,刘秉文;载脂蛋白E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成凯;雷林东;原传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载脂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范乐明;;载脂蛋白A5基因变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第八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董广涛;王秀洁;王明轩;郭利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载脂蛋白A-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4 夏骏;刘芳;周新;;载脂蛋白M的研究进展[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苏曼曼;许天敏;王毅;宿晓云;颜炜群;;重组人载脂蛋白E3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鉴定[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艺峰;;载脂蛋白检测与意义[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刘瑞定;陈春晓;;载脂蛋白A1、B检测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胡鹏;经承学;覃远汉;陈萍;李铭芳;;人类载脂蛋白B编辑催化多肽-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王磊;宿红艳;王昌留;赵志文;;载脂蛋白D结构、功能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聪聪;田勇;卢立志;石放雄;;载脂蛋白A5降低甘油三酯效应的机理[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超群;范晓莉;高水平载脂蛋白E4基因可保护肝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张文;散步减肥[N];云南政协报;2000年

3 高坤;教你看懂血脂化验报告[N];保健时报;2004年

4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杨燕贻;血脂检查前应注意什么[N];家庭医生报;2005年

5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郭伽;查血预知心脏病发病风险[N];健康报;2010年

6 解放军第260医院 牛海玲;血脂高低与疾病[N];河北科技报;2009年

7 艾舒华;查血脂前须注意什么[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今刚;乙型肝炎病毒对血浆载脂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及其机制探讨[D];武汉大学;2013年

2 朱双利;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及相关诊断方法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贺延春;北京鸭血清主要载脂蛋白的结构和某些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年

4 杨柳;载脂蛋白M与肥胖代谢异常及其干预探讨[D];中南大学;2010年

5 朱大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主要相关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和载脂蛋白B的点突变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6 蒋波;葡糖胺对载脂蛋白M代谢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尹银亮;北京鸭载脂蛋白apoA-I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8 胡鹏;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胡松;人类载脂蛋白AⅤ与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关系以及TNF-α下调其表达的机制初探[D];中南大学;2008年

10 俞娟;载脂蛋白C3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子嘉;载脂蛋白A-I模拟肽D-4F拮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晓静;载脂蛋白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D];新乡医学院;2015年

3 刘中华;载脂蛋白M抑制脂多糖介导的小鼠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D];苏州大学;2015年

4 邵朋朋;载脂蛋白M抑制脂多糖介导的核因子κB及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D];苏州大学;2015年

5 孔海波;肾病兔Apobec-1重组腺病毒降脂效应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燕庆;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载脂蛋白a-Ⅰ、尿酸、总胆红素、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颜丽;载脂蛋白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鉴别诊断及与家系成员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张景展;载脂蛋白C-Ⅲ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9 陈世达;家蚕Apolipoprotein D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16年

10 刘洪尧;载脂蛋白M对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载脂蛋白E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6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9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