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亚低温治疗全脑缺血再灌注,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7:29
【摘要】:目的:全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急症。以心脏停跳复苏后的全脑缺血再灌注为例,全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最终存活率大约只有12%,存活者中具有良好神经功能的患者少于5%。亚低温治疗是目前唯一在临床上被证实的在心脏停跳恢复自主循环后能有效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神经系统预后的治疗方式。但是在亚低温治疗中,亚低温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选择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明确最佳亚低温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作用与机制意义重大。Calpain是非溶酶体中性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家族中的成员,其活动依赖于钙,并受特异性内源性抑制物钙蛋白酶抑素的调节。目前报告的calpain共有11种亚型,在脑组织中最丰富最具特征的的亚型为μ-calpain和m-calpain。Bendarski的研究表明,μ-calpain在脑缺血后calpain调节脑组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Liebetrau等人发现,亚低温能够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calpain的活动及其引起的蛋白水解,这一研究提示抑制calpain的活动,能够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元。而在体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m-calpain和μ-calpai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镁离子具有多种功效,它是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和钙离子的拮抗剂,又是血管扩张剂,而且多种脑损伤动物实验证实硫酸镁对血脑屏障还具有保护作用。Miles等人通过静脉输入硫酸镁抑制了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而Zhu等人发现静脉输入硫酸镁与亚低温治疗相结合能进一步减少短暂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但是仍需要检验亚低温治疗结合静脉输入硫酸镁对心跳骤停后全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效果,为临床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持。研究方法:1.采用雄性成年Long Evans大鼠建立10min窒息心脏停跳心肺复苏全脑缺血动物模型。2.在大鼠恢复自主循环后,随机分组为常温治疗(37±1℃)和亚低温治疗(33±1℃)。亚低温治疗根据治疗的起始时间分为0,1,4或8小时后治疗组,亚低温维持24或48小时。3.复苏后连续7天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应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各组的生存率。4.将存活7天评分大于等于450分定为神经功能良好,通过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5.灌注存活7天的大鼠取脑,切片后行Hoechst和NeuN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用立体体视学技术对大鼠海马CA1区存活的正常形态神经元进行计数,用方差分析将各组平均值进行比较。6.在雄性成年Long Evans大鼠体内海马CA1区原位进行RNA干扰转染,降低μ-calpain和m-calpain表达。7.经过6分钟短暂前脑缺血(TFI)再灌注,分别在72小时和2周取脑,进行切片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降低μ-calpain和m-calpain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的存活。8.采用原代培养神经元,在NDMA介质中模拟缺血再灌注过程,观察亚低温结合镁离子联合作用下神经元的存活。9.在10min窒息心脏停跳心肺复苏全脑缺血动物模型中应用亚低温联合静脉输入硫酸镁治疗,观察对海马CA1神经元存活的影响。结果:1.经10min窒息心脏停跳心肺复苏全脑缺血动物大鼠,常温治疗组7天存活率为17%,亚低温治疗起始于0,1,4和8小时后的7天存活率分别为45%,36%,36%和14%,起始于0,1和4小时的亚低温治疗相对于常温治疗显著地提高了生存率(P0.05)。2.亚低温治疗维持24或48小时的生存率没有统计学差异。3.亚低温治疗维持24或48小时对改善神经功能没有统计学差异(均为17%)。4.起始时间为0,1,4和8小时的亚低温治疗有良好神经功能的分别为24%,24%,19%,0%。与常温治疗组相比较,亚低温治疗起始于0,1和4小时组分别显著改善了神经功能(P0.01),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5.以假手术组平均神经元数为参照,亚低温治疗起始于0,1,4和8小时的CA1区正常神经元分别为53%,53%,51%和65%,相对于仅存9%正常神经元的常温治疗组,神经元数显著增加(P0.0001)。6.相对于保存了42%正常神经元数量的24小时亚低温治疗,保存了68%正常神经元数量的48小时亚低温治疗保护了更多的神经元(P0.0001)。7.海马CA1区μ-calpain shRNA原位转染,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μ-calpain shRNA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8.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亚低温与高浓度镁离子结合的治疗方案显著地保护了神经元(P0.05)。9.在小样本量的10min窒息心脏停跳心肺复苏全脑缺血动物大鼠模型,亚低温结合镁离子治疗保护了60.95%的海马CA1区神经元,而单纯亚低温治疗保护了44.75%的海马CA1区神经元,两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34)。结论:1.对心脏停跳复苏后的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进行亚低温治疗,起始于0、1、4小时,以及持续治疗24和48小时的亚低温治疗均显著提高生存率。亚低温治疗起始于0、1、4和8小时,以及持续治疗24和48小时均显著增加海马CA1区存活的神经元数量,且持续治疗48小时的亚低温治疗增加神经元存活数量的作用更明显。2.对海马CA1神经元进行capn1 shRNA处理,能够降低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注72小时后calpain的表达,并能够显著提高前脑缺血再灌注2周后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的存活率。3.体外和在体研究显示,与亚低温治疗组相比,亚低温治疗与硫酸镁联合应用具有增加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存活的趋势,但在体内研究中无统计学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洁;赵丽莉;常青;;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意义初探[J];中国医疗设备;2018年S1期

2 葛永红;孙敬;张金华;艾红;;不同方式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23期

3 陈茜娜;徐棉;林振浪;黄雨茅;金伟敏;;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17年01期

4 胡太松;;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6年11期

5 李耀泽;侯书杨;马龙君;;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06期

6 杨洪;周维;;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J];中国农村卫生;2017年06期

7 周利;潘兆军;韩良荣;刘娟;王亚娟;;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监测与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年04期

8 杨光却端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09期

9 丁涛;;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7年04期

10 黄强;陈雄辉;唐梅峰;徐峰;;脑外伤后亚低温治疗的研究进展[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卫红;;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A];2013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晓燕;;亚低温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A];2013年河南省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陈明;黄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现状与进展[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谢民民;王晨;金雪梅;娄林娟;;亚低温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监测30例[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3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徐晓筑;;亚低温治疗的现状及展望[A];贵州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暨神经外科学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6年

6 关峰;胡志强;黄辉;;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盛美君;程晓英;陈朔晖;;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安全性监护[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李慧;王玲;;新生儿全身亚低温治疗中的监护[A];河南省第十二次妇产科、第十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吴瑞荣;靳英华;;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的实施及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陈香娟;;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护理[A];河南省护理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陈胜利 王树荚;我省亚低温治疗中心成立[N];山西日报;2000年

2 衣晓峰;尿激酶溶栓并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亚低温对大鼠脑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记者 孙玲;在医学科研领域争金牌[N];上海科技报;2006年

5 刘伟国;让严重脑外伤患者“cool”起来[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东方;亚低温治疗全脑缺血再灌注,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王伟;亚低温改善肾上腺素致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3 何建国;亚低温治疗颅脑创伤时程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4 张国斌;兔液压冲击重型脑创伤模型的建立及亚低温治疗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5 丰宏林;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实验与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6 荆珏华;亚低温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任文博;亚低温上调蛋白SUMO化修饰促进BMSCs在缺氧环境中存活[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8 刘志超;亚低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临床与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王冠;从冷诱导RNA结合蛋白表达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大鼠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10 刘振林;温度敏感型干细胞移植联合亚低温治疗脑创伤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芳芳;亚低温对室颤猪模型复苏后心肌β-肾上腺素能信号通路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8年

2 王慧霞;亚低温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新乡医学院;2017年

3 王倩楠;调节性T细胞与细胞因子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变化及意义[D];新乡医学院;2018年

4 纪执胜;亚低温治疗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颅内压及TNF-α、IL-6变化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5 王文渊;以优化代谢为目标的重症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D];川北医学院;2017年

6 曾菊;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组织氧饱和度影响的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7年

7 谢思远;亚低温治疗高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实施和早期结果[D];首都儿科研究所;2017年

8 宋向奇;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9 贾雯;不同时间窗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对比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10 靖明;亚低温治疗对颅脑创伤患者心肌酶谱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3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83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d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