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单个皮质下梗死的大

发布时间:2020-06-28 10:34
【摘要】:目的:探讨单个皮质下梗死(Single subcortical infarction, SSI)的大小、部位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于发病后1周内行颅脑磁共振检查并且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显示在穿支动脉分布区存在单个皮质下梗死的患者。完善颅脑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及颈部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梗死灶大小,将患者分为1.5cm组、1.5cm-2.0cm组以及2.Ocm组;根据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幕上组和脑干组;根据梗死灶与载体动脉的位置关系,将患者分为近端梗死组和远端梗死组。分别比较上述分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及血管狭窄情况。最后分析不同大小、部位的单个皮质下梗死其梗死灶相对于载体动脉的位置特点。结果:1、病灶直径2.Ocm的单个皮质下梗死患者合并载体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高,直径2.Ocm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高。2、就部位而言,脑干梗死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载体动脉狭窄、颅内其他大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幕上组。3、因梗死灶相对于载体动脉间的位置不同,近端梗死和远端梗死的特点不同,近端梗死组易合并载体动脉狭窄,而远端梗死组易合并高血压。4、直径2.0cm的单个皮质下梗死,其梗死灶可位于载体动脉的近端,也可位于载体动脉的远端,对于直径2.0cm的亦如此;位于幕上的单个皮质下梗死,其梗死灶可位于载体动脉的近端,也可位于载体动脉的远端,对于脑干区的梗死亦如此。结论:不同大小、部位的单个皮质下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血管情况不同,提示不同的发病机制参与其中。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图文】:

危险因素,人群,载体,动脉


33名(7.7%)、既往脑梗死或TIA邋75名(17.5%)、既往脑出血16名(3.7%)、吸逡逑烟177名(41.4%)、饮酒134名(31.3%)、合并载体动脉狭窄112名(26.1%)、逡逑烦内其他大动脉狭窄82名(19.1%)、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329名(76.8%)见图2。逡逑病灶直径<1.5cm邋有邋278邋名(65.0%)、在邋1.5cm-2.0cm邋之间有邋85邋名(19.8%)、逡逑>2.0cm有65名(15.2%)见图3A;梗死位于幕上者277名(64.7%)、脑干者151逡逑名(35.3%)见图3B;病灶延伸至载体动脉主干分支处的患者有243名(%.8%),逡逑未延伸到载体动脉主千分支处的患者有185名(43.2%)见图3C。逡逑400-逡逑76邋8%邋■人数逡逑300-6;%逦■逡逑1.4%W5兰逦W逡逑棚庶件I逡逑指标逡逑图2.纳入人群一般资料及危险因素的情况逡逑11逡逑

近端,远端,脑干,桥脑


图8.脑干区单个皮质下梗死逡逑A.中脑SSI:邋B.桥脑SSI;邋C.延髓SSI邋(上排为近端梗死,下排为远端梗死)逡逑四、近远端梗死与梗死化大小、部位(幕上/脑干)的关系逡逑就梗死部位而言,幕上梗死共277名,其中近端梗死151名(54.5%),远端逡逑梗死126名(45.5%);脑干处梗死共151名,其中近端梗死81名(53.6%),远端逡逑梗死70名(46.4%)。这两处梗死在远近端上无明显差异(P=0.863)。(表5)逡逑就梗死大小而言,病化直径<1.5cm的近端梗死共158名,远端梗死120名,逡逑病灶直径在1.5cm-2.0cm么间的近端梗死43名,远端梗死42名,病灶直径>2.0cm逡逑的近端梗死31名,远端梗死34名。H种梗死灶大小在不同远近位置上无统计学逡逑差异(P=0.311)。(表邋6)逡逑表5.不同部位梗死与载体动脉位置关系的比较逡逑梗死灶部位逦近端梗死逦远端梗死逦x2邋P值逡逑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建瑞;张波;谭丽华;傅贤;高庆春;;颅内大动脉狭窄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J];广州医药;2011年01期

2 李军;;89例脑卒中高危患者外周动脉弹性与舒张功能的相关性[J];重庆医学;2014年12期

3 牛智领;牛好敏;刘远洪;葛晓航;郝静;闫斌;;缺血性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J];临床医学;2014年08期

4 严芳;王宇卉;;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机制与预防[J];世界临床药物;2014年07期

5 梁燕;章军建;;脑卒中与白质病变[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年06期

6 钟芳君;徐丽君;;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5年01期

7 张俊霞;胡全忠;;西宁地区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15年01期

8 陈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功能状态与临床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1期

9 张莉莉;;脑小血管疾病[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10 耿介立;木志浩;杨国源;;脑白质病变影像学研究进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灵芝;青中年脑梗死的OCSP分型、证候分布及其与影像学结果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朱以诚;1. 急性脑梗死的OCSP分型与头MRI、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预后分析 2.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3 扎娃;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大小动脉病变的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尹泽钢;代谢综合征、血脂水平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脑白质病变关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5 詹天明;3D/4D MR图像的脑组织及多发性硬化损伤区域的分割方法[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6 张长青;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影像特征及预后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敏;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唐颖;缺血性脑卒中OCSP分型及其相关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朱海兵;踝臂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王伟;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脑梗塞的形态与机制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5 张浩文;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经颅多普勒及脑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6 王妍;基底节区急性单灶脑梗死临床特点与形成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7 刘晓东;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心血管功能和肠系膜动脉反应性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8 金钰;脑桥卒中119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9 曹树刚;幕上皮质下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预测因素[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10 宋艳;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海马体积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2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32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2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