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多模态磁共振结合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2:06

  本文关键词:多模态磁共振结合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一章DTI及MTI结合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MTI)表现,探讨各指标值结合ABCD2评分在TI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首次发作的TIA患者(诊断标准采用2009年美国新定义)临床资料,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组。采用西门子3.0 T超导磁共振机对其行常规序列、DTI及MTI检查,在发病后第7天、第12天予以随访。另选80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行相同检查。测量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平均扩散度(Mean diffusivity,MD)、部分各项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垂直方向本征向量(Eigen1,E1)、水平方向本征向量(Eigen2-Eigen3,E2-E3)、磁化传递率(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MTR),计算其相对(relative,r)值,分析各指标值诊断效能。结果:(1)TIA患者中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阳性35例,阴性45例,总体阳性率为43.8%,发病后第7天梗死率为8.8%,第12天梗死率为16.3%。发病后第7天、12天中危组梗死率(2.5%、7.5%)低于高危组梗死率(6.3%、8.8%)。(2)DWI阳性组患侧平均MD值、FA值、E1值、E2-E3值、MTR值均不同程度下降,与健侧相应区域比较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WI阴性组双侧及TIA病例组与对照组平均mtr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dwi阳性组rmd值、re1值、re2-e3值、rmtr值较dwi阴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rmd值、re1值、re2-e3值、rmtr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示re2-e3值、rmtr值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分别为0.838、0.762,两者联合诊断tia敏感度为79.7%,特异度为85.6%。结论:(1)re2-e3值及rmtr值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tia及abcd2评分提供循证学依据。(2)re2-e3值联合rmtr能提高tia诊断的特异度,结合abcd2评分在tia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第二章1h-mrs及mti结合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1h-mrs)及mti结合abcd2评分在ti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35例首次发作的dwi阴性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tia诊断标准采用2009年美国新定义)临床资料。采用西门子3.0t超导磁共振机对其行常规序列、1h-mrs及mti检查。另选35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行相同检查。测量症状半球及非症状半球半卵圆中心感兴趣区(roi)的平均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含胆碱代谢物(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naa/cr、naa/cho、cho/cr、mtr值,计算其相对值,分析各指标值的诊断效能。结果:(1)dwi阴性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在发病后7天及12天随访,中危组的梗死率(5.7%、5.7%)低于高危组的梗死率(8.6%、11.4%)。(2)症状半球半卵圆中心的Cho值较非症状半球相应区域升高,分别为(12.25±0.93)mmol/L、(9.00±1.38)mmol/L,症状半球半卵圆中心NAA/Cho值、MTR值较非症状半球相应区域下降,分别为(1.76±0.49),(19.11±3.13)%与(2.25±0.88),(21.27±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TIA患者半卵圆中心rCho值较对照组相应区域升高,分别为(1.40±0.25)、(1.2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患者半卵圆中心NAA/Cho值、rMTR值较对照组相应区域下降,分别为(1.76±0.49),(0.89±0.07)与(2.17±0.89),(1.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OC曲线显示NAA/Cho、rMTR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和0.876,两者联合诊断TIA敏感度为65.2%,特异度为88.0%。结论:(1)NAA/Cho值及r MTR值能及早发现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脑组织相应病理学改变,为TIA及ABCD2评分提供循证学依据。(2)NAA/Cho联合r MTR能提高颈内动脉系统TIA诊断的特异度,结合ABCD2评分在TIA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 磁化传递成像 磁共振波谱 ABCD2评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1;R445.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2
  • 英文缩略词12-14
  • 前言14-16
  • 第一章 DTI及MTI结合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16-30
  • 1.1 材料与方法16-20
  • 1.2 结果20-25
  • 1.3 讨论25-30
  • 第二章 ~1H-MRS及MTI结合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30-40
  • 2.1 材料与方法30-33
  • 2.2 结果33-36
  • 2.3 讨论36-40
  • 结论40-42
  • 参考文献42-46
  • 文献综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卒中风险评估研究进展46-54
  • 参考文献51-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4-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坚强;刘宏文;古贱秀;漆化华;赵志和;;ABCD2量表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预后评估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年05期

2 王淼霞;陈钢;周文胜;杨剑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水平与ABCD2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1期

3 赵燕;;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李晓萍;詹细平;楼小亮;;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评分与血浆LPA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10年40期

5 常新荣;;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风险的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05期

6 于会青;何斌;;ABCD2评分系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卒中风险的预测评估[J];河北医药;2011年18期

7 沈燕;黎红华;廖光昊;徐志鹏;林琅;武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和ABCD2评分与近期预后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年01期

8 李晓红;刘萍;;ABCD2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年09期

9 吕达平;韩咏竹;程楠;汪永全;陈欣;杨莹;喻绪恩;周志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ABCD2评估[J];现代预防医学;2013年18期

10 李艳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TNF-α的关系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婷;吴嘉;汪俊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值蛋白水平与ABCD2评分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2 徐春鹏;邵延坤;徐忠信;;应用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赵璐;谈颂;宋波;李卓;李硕;高远;许予明;;ABCD2模型对TIA患者短期发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作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继良;多模态磁共振结合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多模态磁共振结合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3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8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