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MSCs源性外泌体促周围神经再生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08:00
【摘要】:目的: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损伤后修复治疗的效果欠佳。因此,寻找改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效果的新方法一直是临床焦点问题之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多能干细胞,最初在骨髓中被发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MSCs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以内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促进组织修复,具有保护肾脏,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也具有治疗脑中风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潜能,同时具有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等作用。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可由活性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脂质双层囊泡物质,含有某些生物活性分子(如siRNA、mRNA以及多种蛋白)。骨髓MSCs可产生丰富的外泌体,MSCs源性外泌体能模拟某些MSCs的生物学功能,逐渐被证实具有促进组织修复作用。MSCs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作用是否与其分泌的外泌体有关,少有文献报道。本文主要探讨MSCs源性的外泌体是否具有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作用及其效果,并对修复过程中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建立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压榨(Crush)模型,模型大鼠的右侧腓肠肌分别注射PBS、外泌体、MSCs。(1)在术前和术后的14 d、术后28 d,分别进行步态分析,计算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热板实验测定热痛潜伏期。(2)术后14 d和28 d,取压榨位点近端和远端神经干,甲苯胺蓝染色计算远端神经再生的有髓纤维数量和直径。(3)术后14 d和28 d,取压榨位点远端神经干,免疫组化法观察S-100和NGF蛋白的表达改变。(4)术后7 d用Q-PCR方法检测提取DRG的Akt1、NGFr、PMP22、S100B、VEGFA和HGF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术后14 d和28 d,外泌体组和MSCs组大鼠的右后肢的运动功能、红肿程度和各脚趾伸展程度均明显好于PBS组。SFI和热痛潜伏期的恢复程度,外泌体组和MSCs组显著好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14 d、28 d SFI值外泌体组优于MSCs组。(2)术后14 d和28 d,外泌体组和MSCs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直径均明显优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和28 d外泌体组神经纤维数量多于MSCs组(p0.05)。(3)术后14 d和28 d,外泌体组和MSCs组S-100和NGF表达均比PBS组高(p0.05)。(4)术后7 d外泌体组和MSCs组DRG中PMP22、VEGFA、NGFr及S100B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1)MSCs源性的外泌体能促进周围神经神经再生,其效果不亚于MSCs。(2)MSCs源性的外泌体可促进周围神经S-100B、NGFr、PMP-22、VEGFA的表达增高。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5
【图文】:

电镜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梭形,电镜


实验方法1 MSCs 和外泌体的提取及鉴定本研究实所用的 MSCs 和外泌体来源于课题组前期研究。首先我们在体养出纯化 MSCs 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 MSCs 成对标记物 CD44/CD成功提取 MSCs。随后我们使用第 6 代 MSCs 提取外泌体,在透射电镜实了我们成功在 MSCs 中提取到外泌体,微流式检测的外泌体浓度3×109个/ml(图 1)。外泌体提取方法:MSCs P6 细胞在 T175 细胞瓶生汇合,PBS 漂洗 3 次,每次用 35 ml PBS,加入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30 ml。经历72 h的无血清培养,摇晃几次后,收集上清用于提取外泌体。30 10 min,去除活细胞。留取上清。2000×g,离心 10 min,去除死细胞。1000离心 30 min,去除细胞碎片。留取上清。用 0.22 um 的一次性针头过滤菌。用Macrosep 超滤管将上清液浓缩至 9 ml 左右。100,000×g 离心 70 m200 ul PBS 重悬外泌体沉淀。-80oC 保存。

大鼠,足印,足趾,侧足


大鼠能够在通道里连续行走,保证实验的顺28 d 分别步态测定。SFI 的具体测定方法格为长 80 cm 、宽 10 cm 高 15 cm,两端开宽后铺于槽底(图 2-2),远端放一暗箱。肢双脚踝关节着色后,放于槽的开口端,端行走,每侧后肢各留下 4~5 个足印,选择侧足(E)的 3 个指标测量:①足印长度从足跟到足尖的距离;②足趾宽度(width1 趾到第 5 趾连线距离;③中间足趾距离(连线距离(如图 2-1)。将上述3 变量代入)/NPL+109.5(ETW-NTW)/-NTW+13.3(EIT-N代表假手术侧。公式计算结果 0%~-11%能完全丧失,-11%~-100%表示部分神经功

步态,热板,时量,秒表


图 2-2 步态实验现场Figure 2-2 Gait experiment sceTL)测定 d、21d、28 d 分别进行热板一个透明观测柱状体,热板透明观测柱里,用秒表计时足记为大鼠的热刺激缩足为避免组织损伤,每次时量 3 次,取平均值评估热痛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冰浩;张燕;方硕;王越;刘厚奇;;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6年05期

2 钟玉兰;淦鑫;;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与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年13期

3 阿诺得 卡普兰;廖联明;王萍;谭建明;;间充质干细胞更改名称的时候到了[J];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7年05期

4 邱坤银;廖雄宇;郭淑仪;祁皓宁;蓝菁菁;方建培;黄科;黎阳;徐宏贵;周敦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儿童难治性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年03期

5 陈俊秋;黄梁浒;;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促血管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年06期

6 赖秀蓝;马廉;;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及产业化前景[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6年06期

7 申晓靖;刘海蓉;刘新燕;赵鹏;郑建金;卢恕来;王超;;阿司匹林影响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新型药理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年01期

8 陶一昕;马钢;;皮肤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7年04期

9 汤沈力;谭秋雯;周宇婷;吕青;;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年06期

10 徐丽;唐叶丹;丁迎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雪;霍波;;面积约束情况下形状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2 李坦;刘卓;徐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3 陈可;王丁;韩之波;朱德林;韩忠朝;;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发挥免疫活性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金明顺;张毅;贾秀芬;周燕华;闫妍;刘慧雯;;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以及多潜能分化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彦;李尚珠;;间充质干细胞在血管工程中的机制及应用[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石玉;戴\戎;;周期性拉应力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黎娇;朱争艳;杜智;骆莹;王鹏;高英堂;;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物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余慧;黄红云;陈琳;王洪美;;生物反应器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现状[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覃永亮;曾慧兰;卜欠欠;钟启;韩新爱;;尼古丁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10 乔淑敏;陈广华;王易;吴德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超微结构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卜叶;科学家勾勒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路线图”[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刘艳芳;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填补了干细胞研究的空白[N];广东科技报;2017年

3 上海生科院 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曹楷;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中的孙悟空[N];上海科技报;2014年

4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输血科 李忠俊 整理 吴刘佳;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又见新方法[N];健康报;2013年

5 刘道安;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启用间充质干细胞库[N];健康报;2007年

6 记者 陈建强;首家间充质干细胞库在津建成[N];光明日报;2006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选择干细胞储存须谨慎[N];南方日报;2016年

8 记者 李素锋;我市首例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手术取得成功[N];临汾日报;2009年

9 冯国梧;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规模化运营[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刘莹清;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泰达规模运营[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彩云;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修复肺损伤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2 浦雯雯;人小涎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快速成肝诱导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3 韩兵;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因子抗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4 亓立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细胞因子共移植治疗脑损伤的分子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邓鑫;PIWIL2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6 朱永朝;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特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7 段妍;细胞膜片技术的成骨微环境的研究及新型成骨材料的研发[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8 易东晔;胶质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在胶质瘤微环境中向血管周细胞分化及其血管生成能力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9 张颖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臭氧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10 蒋莉;切除大网膜脂肪对人体血压的影响及不同能量超声干预对于人网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飞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2 杨星晨;纳米复合纤维膜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3 郭依琳;三种包装病毒对杜氏肌营养不良羊水间充质干细胞感染效率的观察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4 黄奎;MSCs源性外泌体促周围神经再生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海南医学院;2018年

5 林瑶;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衰老的初步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6 张霞;基于合成基因回路的尿酸调控评价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7 魏真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8 杨作峰;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胰岛细胞形态学影响的研究[D];沈阳医学院;2019年

9 杨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的杀伤效应及凋亡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10 郭晓华;兔源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核酸适配体的筛选与鉴定[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46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46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b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