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X染色体失活与DMD女性携带者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04:28
【摘要】:目的 应用甲基化内切酶酶切法检测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女性携带者X染色体失活情况,分析X染色体失活情况与DMD女性携带者临床表型的关系,探索DMD女性携带者不同临床表型的可能机制。方法1.收集2011年9月至2017年8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经基因检测确诊的DMD患者及其携带基因突变的女性亲属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酸激酶水平将女性携带者分为高肌酸激酶组和正常肌酸激酶组。2.提取先证者及女性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并测量其浓度及纯度;所有病例的DNA标本先进行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HpaII酶切/非酶切处理,然后扩增HUMARA基因片段,2%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于化学发光成像系统下观察,Image Lab软件进行图像分析酶切实验是否成功。3.Fam荧光标记引物PCR扩增酶切处理后DNA标本的HUMARA基因片段,应用ABI373自动测序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荧光标记片段经Peak Scanner 2.0进行分析,辨别失活X染色体及其父/母来源,根据基因片段荧光峰值计算X染色体失活比例,≥80%即为倾斜性失活。4.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秩和检验、Spearman等方法分析统计实验数据,比较DMD女性携带者父/母来源X染色体失活、高肌酸激酶组和正常肌酸激酶组的差异,分析肌酸激酶水平与X染色体失活比例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8个DMD家系,包括男性DMD先证者40例,携带DMD基因突变的女性携带者57例,其中表现为肌酸激酶高的DMD女性携带者为36例(63.2%),纳入高肌酸激酶组;表现为肌酸激酶正常的DMD女性携带者为21例(36.8%),纳入正常肌酸激酶组。高肌酸激酶组中肌酸激酶最高值为7012U/L,最低值为183U/L,平均值1072.4U/L。2.DMD先证者及女性携带者外周血DNA提取成功(浓度最高值125.8ng/ul,最低值21.1 ng/ul,纯度范围在1.63-2.1之间);所有标本酶切实验成功,即DMD先证者酶切组电泳结果为无条带,非酶切组出现一条清晰的条带,而DMD女性携带者酶切组和非酶切组均可见一条条带,且非酶切组条带浓度要高于酶切组。3.ABI373自动测序仪毛细管电泳结果显示DMD先证者酶切组无明显峰值,非酶切组显示有一个峰值。DMD女性携带者酶切组和非酶切组均显示有两个峰值,其中一个峰值所在片段大小与非酶切组DMD先证者一致。本研究57例DMD女性携带者中30例为母源X染色体失活(52.6%);27例为父源X染色体失活(47.4%)。4.比较DMD女性携带者母源X染色体失活组和父源X染色体失活组肌酸激酶水平,结果显示Z=-0.176,P=0.860.05,可见母源X染色体失活组和父源X染色体失活组的肌酸激酶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DMD女性携带者高肌酸激酶组和正常肌酸激酶组X染色体失活比例,结果显示Z=-0.24,P=0.810.05,可见高肌酸激酶组和正常肌酸激酶组的X染色体失活比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X染色体失活比例与DMD女性携带者肌酸激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显示P=0.8580.05,可见X染色体失活比例与DMD女性携带者肌酸激酶水平不存在相关性。结论1.本研究高肌酸激酶表现的DMD女性携带者占多数,然而不能单纯依靠肌酸激酶水平诊断DMD女性携带者身份,最终还是要依靠基因诊断明确遗传学身份。2.母源X染色体失活组和父源X染色体失活组的肌酸激酶水平无明显差异,高肌酸激酶组和正常肌酸激酶组DMD女性携带者的X染色体失活比例无明显差异,且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与X染色体失活比例无明显相关性,可见DMD女性携带者失活X染色体来源及X染色体失活比例可能不是造成DMD女性携带者临床表型不同的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军;;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概况分析[J];兵团医学;2017年02期

2 南鸥;;时间是命运的携带者[J];中国诗歌;2018年06期

3 南鸥;;时间是命运的携带者[J];诗选刊;2018年04期

4 耿敬芝;;做一个能安心、安全活动的PICC导管携带者[J];抗癌之窗;2016年06期

5 YOYOU;;做幸福基因的携带者[J];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7年09期

6 赵炳鑫;;欲望时代,灵魂的救赎是否可能——读林恩长篇小说《携带者》[J];青春;2017年10期

7 陈森;;抗结核药物对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合并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饶和平;邱惠萍;卢伟力;蒋峻梅;;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88例住院相关性原因分析与健康宣教[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年04期

9 杨玲云;刘跃晖;陈慧平;;心理干预对青少年HBsAg携带者自我接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10 李劲松;杨泽福;杨志宏;;135例HBsAg携带者10年B超的追踪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爱荣;毛联钢;蒋素文;颜华东;胡耀仁;;110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肝组织的病理学特征分析[A];全国寄生虫病高峰论坛暨2016年浙江省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2 邵发助;但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症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30例临床报道[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吴邦富;杨江英;周峗;张大维;温凌;肖间开;王巧瑜;吴伟鸿;张美华;潘洁;彭英宇;杨军;吴荧;;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初步临床试验[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东;林飞;王洁;刁振宇;张宁媛;孙海翔;;罗氏异位携带者胚胎染色体变异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遗传与生殖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张丽华;陈秋征;马兆荣;;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武宁强;;HBsAg携带者中西医结合治疗[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栾秀坤;;重视预防HBsAg携带者在手术中的传播[A];河南省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高级研修班论文汇编[C];2005年

8 陆畔玲;丁秋兰;戴菁;王鸿利;王学锋;;血友病的携带者与产前基因诊断[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魏贤达;梁德生;邬玲仟;;中国人群脊肌萎缩症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与“2+0”型携带者风险估计[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第一届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10 黎燕银;程融;梁彝顺;叶小鸥;;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亚平;印度HIV携带者人数2年内将飙至第一[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陈雪寒;家有HBsAg携带者[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毛立军;科学与法律拒绝“乙肝歧视”[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记者 吴伟农;美国半数艾滋病患者病毒有抗药性[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吕群;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宜多做有氧运动[N];中国医药报;2001年

6 张天华;艾滋病继续在非洲蔓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吕 斌;孩子缘何咬伤自己的手指[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高铸成邋本报通讯员 李泓;深圳:做不做体检单位说了算[N];工人日报;2008年

9 魏建华;可植入人体的“身份证”[N];人民公安报;2002年

10 钱铮;日新增HIV携带者人数创纪录[N];医药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翠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验证[D];浙江大学;2006年

2 戚庆炜;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基因缺失型D/BMD先证者和携带者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3 方定志;Ⅰ.人肝脂酶基因多态性与血浆脂质、载脂蛋白水平的关联性研究 Ⅱ.高凝状态大鼠肝脏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的构建与初筛[D];四川大学;2003年

4 邢宇锋;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特征及补肾法干预后的病理变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鲁艳平;岭南地区慢性HBV携带者证候特点及及补肾祛湿法对其干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贺静;核苷酸剪切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张月萍;相互易位携带者植入前诊断及早期胚胎染色体分离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2年

8 韩筱煦;无脉络膜症的基因筛查与临床表型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陈英杰;补肾健脾解毒方对慢性HBV携带者免疫耐受的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聂睿;HBV在辅助生育技术中的传播风险[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彦舒;X染色体失活与DMD女性携带者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2 胡莉;KIBRA基因多态性对健康青年人脑微观组织结构影响的磁共振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李鑫;芳香化酶基因(CYP19A1)多态性与糖代谢、脂代谢和超重的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8年

4 徐丽;SP-A1,SP-A2和SP-D基因多态性与放射性肺炎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8年

5 孙国栋;社区人群HBsAg携带者自发性再激活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

6 张建琴;俄克拉荷马州囊性纤维化携带者筛查及基因测序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7 李美燕;补肾疏肝解毒方对慢性HBV携带者临床疗效的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刘军霞;一个中国LHON大家系中新核修饰因子的发现与鉴定[D];浙江大学;2015年

9 潘丽;染色体易位携带者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方明娟;WD携带者基因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46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46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