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痫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阻络型及对hs-CRP影响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23:42
【摘要】:目的:观察定痫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血清hs-CRP(hypersensitive C-reative protein,hs-CRP)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案,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2018年03月至2019年0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阻络型患者共67例。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治疗组予定痫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及记录发作频次、发作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血清hs-CRP、脑电图及安全指标和不良反应,评定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发作控制有效率93%优于对照组83%(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定痫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阻络型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缺血性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hs-CRP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3.3;R742.1
【图文】:
注:Z=2.408,P<0.05。图 1 治疗后两组患者发作控制有效率比较.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 2 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 90%高于对照组3%,经统计学检验,Z=-2.201,P=0.02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 6、图 2。表 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组别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治疗组 30 10 14 4 2 90%对照组 30 7 8 10 5 83%
注:Z=-2.201,P<0.05。图 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3 两组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善比较治疗 2 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比较 Z=-3.691=0.000<0.05 ; 对 照 组 治 疗 前 与 治 疗 后 组 内 比 较 Z=-2.159 =0.031<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显改善脑电图。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 Z=2.216=0.02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改善脑电图方面优于组。见表 7、图 3。表 7 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善比较 (例)
注: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 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5。图 3 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善比较4.2.4 治疗前后两组 QOLIE-31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治疗 2 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统计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 Z=-4.786,*P=0.000<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统计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 t=-9.841,**P=0.000<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QOLIE-31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增加,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都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统计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 t=7.173,▲P=0.000<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 QOLIE-31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改善癫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3.3;R742.1
【图文】:
注:Z=2.408,P<0.05。图 1 治疗后两组患者发作控制有效率比较.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 2 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 90%高于对照组3%,经统计学检验,Z=-2.201,P=0.02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 6、图 2。表 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组别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治疗组 30 10 14 4 2 90%对照组 30 7 8 10 5 83%
注:Z=-2.201,P<0.05。图 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3 两组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善比较治疗 2 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比较 Z=-3.691=0.000<0.05 ; 对 照 组 治 疗 前 与 治 疗 后 组 内 比 较 Z=-2.159 =0.031<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显改善脑电图。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 Z=2.216=0.02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改善脑电图方面优于组。见表 7、图 3。表 7 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善比较 (例)
注: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 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5。图 3 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善比较4.2.4 治疗前后两组 QOLIE-31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治疗 2 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统计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 Z=-4.786,*P=0.000<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统计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 t=-9.841,**P=0.000<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QOLIE-31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增加,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都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统计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 t=7.173,▲P=0.000<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 QOLIE-31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改善癫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展珊珊;王锐;王毅飞;付锦;;外泌体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年02期
2 任菊;;社区跟进式护理在缺血性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19年07期
3 姜伟韬;袁良津;胡艳兵;施雪英;;青年缺血性卒中75例临床特点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年08期
4 高磊;王艳芳;;52例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与危险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02期
5 张长青;王伊龙;王春雪;刘丽萍;赵性泉;王拥军;;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8年01期
6 徐艳;吴继云;于江;;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8年02期
7 赵素平;袁军;李自如;;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能量评估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18期
8 陈杨;冯加纯;;缺血性卒中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年03期
9 廖一夫;曹裕民;黄俊;张丽;代成波;马桂贤;张雄;;心房颤动患者29495例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8年02期
10 郭凤杰;;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治疗缺血性卒中所致头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7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t熷
本文编号:2771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714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