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医院内最常见的获得性肺炎,是指本身无肺部感染的患者,机械通气48小时后至拔管撤机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其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其次为真菌或病毒。普通科室VAP的发病率一般维持在9%~24%,致死率20%-71%,而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其发病率要远高于此。源于重症监护室内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留置导管多,呼吸机使用频繁,合并症多,年龄偏大,意识、语言以及肢体存在障碍等特点,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VAP一旦发生,会造成患者脱机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延长,医源性感染机率加大;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后期积极的治疗,虽然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VAP的发生。因此,找准VAP发生的症结所在,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防范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的针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这一特殊群体中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找出VAP患者的高危因素,并制定控制措施,为临床医师充分认识NICU中VAP的危害,降低VAP的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尽量减少VAP带来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危害,降低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被诊断为VAP的62例患者设为病例组,并选取在同一时间段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且未发生VAP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导致VAP发生的19项危险因素分4类进行调查分析:(1)治疗相关操作(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卧床时间、机械通气、留置胃管);(2)一般基础情况((1)性别、年龄、吸烟、饮酒;(2)昏迷;(3)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药物应用情况(抗菌药物联合使用(≥3)、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4)其他(低蛋白血症、口腔卫生)等。结果1.发生VAP的患者总62例,致病菌中发生率最高的为革兰氏阴性菌39例,占总体比62.90%,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19例,占总体比30.65%,发生率最低的为真菌4例,占总体比6.45%。(1)革兰阴性菌中又以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最高为18例,占总体比20.03%,其次鲍曼不动杆菌为11例,占总体比17.74%,再之为大肠埃希菌8例,占总体比12.90%,铜绿假单胞菌发生率最低为2例,占总体比3.23%;(2)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率最高为10例,占总体比16.13%,表皮葡萄球菌次之为6例,占总体比9.68%,肺炎链球菌发生率最低为3例,占总体比4.84%;(3)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共4例,占总体比6.45%。2.通过单因素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治疗相关操作(1)住院时间超过30天,病例组共为27例,占比43.55%,对照组为10例,占比16.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133,P=0.001);(2)NICU入住时间超过7天,病例组共为39例,占比62.90%,对照组为27例,占比43.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65,P=0.031);(3)卧床时间过长特别是超过7天,病例组共为56例,占比90.32%,对照组为46例,占比70.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526,P=0.019);(4)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天,病例组共为54例,占比87.10%,对照组为39例,占比62.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77,P=0.002);(5)留置胃管患者,病例组共为37例,占比50.68%,对照组为24例,占比,38.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53,P=0.020);(2)患者自身基本情况(1)性别,病例组中男性患者为41例,占比66.13%,女性患者为21例,占比33.87%,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40例,占比61.52%,女性患者为22例,占比35.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6,P=0.850);(2)年龄65岁患者,病例组为38例,占比61.29%,对照组为19例,占比3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21,P=0.001;(3)吸烟患者,病例组为36例,占比50.06%,对照组为28例,占比45.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67,P=0.151);(4)饮酒患者,病例组为45例,占比72.58%,对照组为33例,占比53.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7,P=0.026);(5)昏迷患者,病例组为43例,占比69.35%,对照组为30例,占比4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9,P=0.018);(6)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例组为24例,占比38.71%,对照组为11例,占比1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7,P=0.009);(7)合并糖尿病患者,病例组为25例,占比40.32%,对照组为12例,占比1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0,P=0.011);(8)合并高血压患者,病例组为21例,占比33.87%,对照组为8例,占比12.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07,P=0.006);(9)合并冠心病患者,病例组为20例,占比32.26%,对照组为7例,占比1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2,P=0.005)。(3)药物治疗(1)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患者,病例组为34例,占比54.84%,对照组为19例,占比30.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414,P=0.006);(2)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患者,病例组为29例,占比46.77%,对照组为13例,占比20.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217,P=0.002);(3)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病例组为23例,占比37.10%,对照组为10例,占比16.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78,P=0.0081)。(4)其他因素(1)低蛋白血症患者,病例组为23例,占比37.10%,对照组为9例,占比14.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255,P=0.004);(2)口腔卫生差患者,病例组为42例,占比67.74%,对照组为25例,占比40.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384,P=0.002)。3.通过多因素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住院时间超过30天,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7.497,OR95%CI:2.687~14.683;(2)NICU入住时间超过7天,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6.954,OR95%CI:2.288~12.545;(3)机械通气超过7天,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6.238,OR95%CI:2.074~10.369;(4)合并糖尿病的患者,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516,OR95%CI:1.925~9.687;(5)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831,OR95%CI:1.563~7.437;(6)预防性使用抗生素,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962,OR95%CI:1.321~6.462;(7)低蛋白血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149,OR95%CI:1.127~5.332。结论1.VAP的致病菌中发生率最高的为革兰氏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次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2.性别、吸烟不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3.住院时间超过30天,ICU入住时间超过7天,机械通气超过7天,合并糖尿病,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以及低蛋白血症是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63.1;R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平;;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最佳护理方法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年02期
2 季静;;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死亡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47期
3 何泽燕;赵秋良;费玲;;替考拉宁对比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贵州医药;2017年04期
4 赵君;;减少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优质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06期
5 吉家聪;;替加环素在重症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7年11期
6 王妍婷;;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21期
7 蔺丽颖;刘春娜;;利奈唑胺对比万古霉素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65期
8 高丕晔;;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24期
9 杨波;杨涛;沈太伟;;核查表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5年S1期
10 张艳玲;;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吉山宝;;儿科呼吸机相关肺炎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许卫江;刘彬;陈祖君;陈春峰;;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臧舒婷;;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医院感染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诸杜明;;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几个诊治措施的评价[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姚昆;康健;;关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综述[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解立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和治疗[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0年
7 蒲丹;张卫东;谭成;宗志勇;舒明蓉;刘葆华;杨宝玉;乔甫;;多种干预措施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影响[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8 高晓东;;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与预防[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9 何礼贤;;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呼吸机相关肺炎治疗与防控[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胡雪忠;张天卿;胡达冲;;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及预后分析[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选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抗生素治疗(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王选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抗生素治疗(三)[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王选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抗生素治疗(二)[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罗刚;从猜想到教科书[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庆华;老年人呼吸机相关肺炎综合干预和发病机制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宋思捷;轻型链球菌促进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楠;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9年
2 郭仁楠;电针刺激迷走神经对神经外科术后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7年
3 郭晶;COPD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菌群特征及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4 招云春;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在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5 左震华;降钙素原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6 张译文;综合干预措施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7 兰婷婷;儿童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分析及预防措施[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8 陈红平;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ICU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张力;胃内定植菌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关系及其部分影响因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10 王焕焕;呼吸窘迫综合征晚期早产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析[D];青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
277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