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预测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31 18:4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男性48例,女性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经临床、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初次发病且在24h内入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已接受溶栓或取栓治疗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患者;呼吸道重症感染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近6个月内使用皮质激素患者;合并醛固酮增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患者。资料收集: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行舒张压(SBP)、收缩压(DBP)监测,并采集空腹静脉血,行血常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红蛋白、纤维蛋白酶原(FIB)及D-二聚体等指标检测,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 BNP水平。分组方法:1)病情分组:根据患者入院后NIHSS评分情况对患者入院时病情进行分组,NIHSS"f4分为轻症组(22例),4分NIHSS15分纳入中症组(44例);NIHSS"g15分为重症组(26例)。2)病因分组:按照TOAST脑梗死病因/发病机制分型标准,分为心源性梗死组(32例)及非心源性梗死(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原因型及原因不明型)组(60例)。3)预后情况分组: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复诊,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受损程度:mRS"f2分为预后良好(75例),mRS2分为预后不良(17例)。比较不同病情分组患者各指标差异,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清NT-pro BNP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其对心源性脑梗死诊断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病情患者血红蛋白、CRP、CRP及NT-pro BNP水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梗死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NT-pro BNP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心源性梗死组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示,SBP、D-二聚体、CRP、FIB、血红蛋白、病因及NIHSS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示NIHSS、病因、血红蛋白为血清NT-pro BNP水平影响因素(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血清NT-pro BNP水平诊断心源性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5,最佳截值点为553.49pg/mL,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5.0%及70.0%;血清NT-pro BNP预测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为0.853,其最佳截断值为673.85pg/mL。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相关,其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为梗死程度及病因,也与患者自身贫血状态等因素相关,可作为病因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碧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24期

2 雷琦;李妮妮;陈瑞利;王妮;吕建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年28期

3 朱烽;刘玮玮;明晓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青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年28期

4 郑丽芬;林萍;张庆元;冯梅;童巧文;;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年06期

5 孙睿;林晓燕;高利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分析[J];吉林医学;2019年07期

6 孙凡;刘恒;付慧霄;徐倩倩;卜一;马征;高燕军;;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17期

7 年光辉;;急性脑梗死治疗研究概述[J];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35期

8 唐运立;韦武;李青;韦妙柏;;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年13期

9 刘相城;;急性脑梗死在神经重症模式下治疗的临床评价[J];吉林医学;2018年07期

10 占达良;王晟;张耿;;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入院前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鸥;丛树艳;肖雪;阮姗;盛长林;;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2 熊李;丁卫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急性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3 黄国祥;黄怀宇;吉训明;;血清胱抑素C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研究[A];全国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培训班暨健康血压中国行海南海口会论文综合刊[C];2014年

4 姚敏;余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的临床研究[A];第六届海南省生命科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5 张骥;谢旭芳;屈新辉;高幼奇;张昆南;;不同剂量叶酸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6 张慧;吴世政;侯倩;张淑坤;;不同海拔地区汉族和藏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7 杨博;赵合庆;;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8 屈新辉;项正兵;高幼奇;张昆南;吴晓牧;;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祖细胞动态变化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9 王琰萍;张晓玲;金强;;综合多参数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A];2014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蒋义翔;王志敏;王鹏;;依达拉奉联合东菱克栓酶对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A];2014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智刚;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N];医药经济报;2019年

2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价值的探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杨劲松 罗治华;大黄粉配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吴一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室主任 唐红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赢得更多生机[N];大众卫生报;2015年

7 邓沅佳;郑方算;中草药制剂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董晓华;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机理[N];健康报;2007年

9 冯学花;藻酸双酯钠与复方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曹阳;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庆芳;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及丁苯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2 宋学萍;探讨Bipap干预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田春鸥;lncRNA NR_120420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及促进其凋亡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4 何小刚;凉血通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及其脑病治肠抗炎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曹文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王兴萍;外周血miR-155、HIF1A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价值[D];郑州大学;2017年

7 王君;miRNA-210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8 付弋;针刺结合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平衡功能的疗效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凌倚峰;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预后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10 陈P";生存分析与病证结合评价在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睿博;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D];延安大学;2019年

2 李三凤;血清FSTL1对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预测价值的研究[D];西安医学院;2019年

3 张青;血清PGRN与MMP-9对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预测意义的研究[D];西安医学院;2019年

4 吴晓东;LMP2及LMP7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相关性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9年

5 吴芳草;急性脑梗死临床分型与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变化的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9年

6 朱敏;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D];皖南医学院;2019年

7 陈爽爽;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9年

8 卓明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a)、hs-CRP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9 沙梦宇;脑微出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影响的Meta分析[D];北华大学;2019年

10 徐品丽;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趋化素、网膜素-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石河子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76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76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