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H型高血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04 05:30
【摘要】:目的:中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脑卒中发病人数逐年攀升,目前卒中是中国人口首要死因。探究脑卒中致病因素,降低其发病、致残以及死亡人数是广大医务者的重责任。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将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高血压命名为H型高血压。对H型高血压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更加受到重视,但对卒中预后是否存在影响,知之甚少。该研究探讨H型高血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随机纳入2013年12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并且选择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82例。收集患者男性、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发病至静脉溶栓的时间(time from onset to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OTT)等一般资料;收集外周血检测Hcy、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叶酸、维生素B12等指标。依据患者既往高血压病、HHcy病史及入院后血压、Hcy水平,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A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B组),HHcy合并脑梗死组(C组),无HHcy和高血压的脑梗死组(D组);根据卒中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为mRS≥2分的预后不良组、mRS≤1分的预后良好组两个亚组。比较一般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各组间血压、Hcy及预后不良率差异;比较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的血压、Hcy水平;探讨血压、Hcy与3个月mRS评分的相关性及关系。结果:1四组间男性、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血糖、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叶酸、维生素B12、溶栓前NIHSS评分、OTT等方面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 A组Hcy(22.04±6.64)umol/L水平显著高于B组(8.27±0.91)umol/L、C组(16.95±1.93)umol/L、D组(8.03±1.06)umol/L,C组Hcy(16.95±1.93)umol/L水平高于B组(8.27±0.91)umol/L、D组(8.03±1.06)u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收缩压(177.00±18.75)mmHg水平显著高于B组(163.59±12.24)mmHg、C组(131.38±5.20)mmHg、D组(128.21±5.72)mmHg,B组收缩压(163.59±12.24)mmHg水平显著高于C组(131.38±5.20)mmHg、D组(128.21±5.7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舒张压比较:A组(87.05±7.00)mmHg、B组(86.17±10.07)mmHg、C组(83.71±3.17)mmHg、D组(85.26±2.86)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75.00%)预后不良率高于B组(45.65%)、C组(44.44%)、D组(17.02%),D组(17.02%)预后不良率低于A组(75.00%)、B组(45.65%)、C组(4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预后不良组(mRS≥2分)的Hcy(16.41±7.62)umol/L、收缩压(157.97±25.22)mmHg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mRS≤1分)的Hcy(11.24±5.03)umol/L、收缩压(142.35±19.9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HHcy与治疗3个月后的mR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8、0.380,P0.001)。5以Hcy水平、收缩压为自变量,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评定的预后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Hcy(OR=3.02,95%CI 1.61-5.65,P=0.001)、收缩压(OR=2.90,95%CI 1.55-5.43,P=0.001)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近期预后不良(mRS≥2)的独立危险因素(P㩳0.05)。结论:高血压与Hcy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3.3;R5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海燕;;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35期

2 陈旭明;;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年21期

3 徐波;吴明瑞;汪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年01期

4 邓果;;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年07期

5 何桂明;黄伟彬;黄政;曾天明;;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18期

6 郭晓莉;;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影响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8年S1期

7 惠颖;;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J];心理月刊;2019年18期

8 朱胜兰;方芳;蔡晶;;急诊绿色通道开通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76期

9 蒲明军;段劲峰;陈忠伦;唐宇凤;张杉杉;陈军;谢舒;龚伟;;急性小卒中静脉溶栓在3小时内与3-4.5小时内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81期

10 宋云骏;于海侠;关亚男;陈治国;刘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研究进展[J];河北医学;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颖奇;王施;单培佳;周建光;魏巍;谢涛;单连标;;对醒后卒中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初步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4年

2 卢统庆;;通心络胶囊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A];首届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唐菱;何志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归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4 王鹏;王志敏;金云龙;王俊;王利民;金友雨;戴加勇;吴日圣;潘公华;陈伟庆;裘银虹;吴俊;;多中心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质量管理初步分析[A];2014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郜俊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6 翁海蓉;储照虎;;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因素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第二十三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7 易美;唐海源;张春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8 于涛;杨海玉;;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刘东峰;;经股动脉及经周围静脉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随机对照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张晓程;张圣;楼敏;;丘纹静脉不对称与静脉溶栓后远期预后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卫红 整理;让静脉溶栓一路畅通[N];健康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郑颖t

本文编号:2780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80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9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