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细胞因子联合微循环检查对中枢性神经精神狼疮的诊断意义

发布时间:2020-08-08 07:37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R、IL-1β、IL-6、IL-8、IL-10、TNF-α)和微循环(甲襞与球结膜)联合检测在中枢性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住院部分别诊断为中枢性神经精神狼疮(CNS-NPSLE)的患者50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non-NPSLE)的患者50例、颅内感染的患者30例。分别收集三组患者的血清与脑脊液(CSF),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及CSF中IL-2R、IL-1β、IL-6、IL-8、IL-10、TNF-α水平。对三组患者均行甲襞及球结膜微循环检查。比较各组的细胞因子水平、微循环积分的差异。定量指标列出均数、标准差,分类指标列出各类的例数及百分数;计量资料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异有统计意义。用ROC曲线分析细胞因子和微循环积分区分各组患者的价值。结果:(1)CNS-NPSLE组、non-NPSLE组和颅内感染组之间年龄、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CNS-NPSLE组,共出现了10种神经精神症状,有3例患者是以神经精神症状首发而被诊断为CNS-NPSLE,有25例患者是在住院期间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有26例患者出现了2种或2种以上的神经精神症状。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为癫痫发作23例,余依次为头痛20例,急性意识障碍14例,精神异常11例,情感障碍9例,脑血管病8例,认知障碍8例,焦虑症7例,脱髓鞘综合征5例,无菌性脑膜炎2例。(3)CNS-NPSLE组中脑脊液中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non-NPSLE组(P0.001),但与颅内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脑脊液中IL-6和IL-8水平在鉴别CNS-NPSLE和non-NPSLE两组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在0.8以上。(5)各组脑脊液中IL-2R、IL-1β、IL-10、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6)各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7)CNS-NPSLE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显著高于颅内感染组(P0.001),但与non-NPSL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8)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在鉴别CNS-NPSLE和颅内感染两组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9)CNS-NPSLE组球结膜微循环总积分显著高于non-NPSLE和颅内感染组(P值均小于0.001),non-NPSLE组球结膜微循环总积分显著高于颅内感染组(P0.001)。(10)球结膜微循环总积分在鉴别颅内感染组和CNS-NPSLE、颅内感染和non-NPSLE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在0.8以上。结论:脑脊液中IL-6和IL-8水平是鉴别CNS-NPSLE和non-NPSLE两组患者的良好指标。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在鉴别颅内感染组和CNS-NPSLE组的鉴别诊断价值一般。球结膜微循环总积分是鉴别CNS-NPSLE和颅内感染两组患者的良好指标。因此,脑脊液细胞因子(IL-6、IL-8)联合微循环检测有助于CNS-NPSLE的鉴别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93.241;R747.9
【图文】:

患者,百分比,年龄,中位


男女比例为 2:13,年龄 33.8 9.48 岁,三组之间年龄和性别均无统计学差F=0.867,P>0.05;χ2值=0.779,P>0.5)。.2 CNS-NPSLE 组一般情况及神经精神表现纳入 CNS-NPSLE 组(①组)有 50 例患者,其中女性 46 例,男性 4 例,比例为 1:11.5;年龄 18-63 岁,中位年龄 27 岁;病程 2 月-168 月,中位病 月;根据 1999 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制定的 NPSLE 的 19 种神经精神,纳入本研究的 50 例 CNS-NPSLE 患者,出现了 10 种神经精神症状,有 3者是以神经精神症状首发而被诊断为 CNS-NPSLE,有 25 例患者是在住院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有 26 例患者出现了 2 种或 2 种以上的神经精神症状研究中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为癫痫发作 23 例,余依次为头痛 20 例,急识障碍 14 例,精神异常 11 例,情感障碍 9 例,脑血管病 8 例,认知障碍,焦虑症 7 例,脱髓鞘综合征 5 例,无菌性脑膜炎 2 例(图 3-1)。而运动、脊髓损害和 7 种周围神经受累的神经精神症状在本研究中未出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小强;赵小玲;黄联继;郭树清;陈岗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襞微循环与临床表现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5年08期

2 肖汉龙;王军;李英;;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2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研究[J];武警医学;2006年09期

3 郄玉芳,李爱平,余芳,王兆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襞微循环观察与分析[J];中国微循环;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媛芳;甲褶微循环检查在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俊;微循环的改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D];南昌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85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85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4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