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儿童抗NMDAR脑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5 19:14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临床资料,总结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特征和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9月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儿的性别、年龄、前驱症状、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学龄前(6岁)和学龄期(≥6岁),描述儿童抗NMDAR脑炎的特征;出院后至少随访6-12个月,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总结复发病例的临床特征;通过比较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的年龄、性别组成、临床症状及脑电图、头颅MRI及血/脑脊液抗体、血清白蛋白及尿酸等数据,分析复发的相关风险因素。统计软件为SPSS22.0及R软件。结果:共收集88例儿童抗NMDAR脑炎患儿,学龄前组28例,学龄期60例,学龄组患抗NMDAR脑炎的几率更高(P=0.000),其中女:男1.6:1。48例(55%)有前驱症状。癫痫发作作为首发症状在学龄前组有14例(50%)、学龄组26例(47%)。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和言语障碍。学龄前组在3月份更易发病,学龄期多在5月份和11月份发病。两组在前驱症状、首发症状构成比、主要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头颅MRI异常百分比、脑脊液NMDAR抗体滴度构成等无显著差异。88例患儿肿瘤相关筛查均未发现异常。22例至少有1次复发,首次复发的间隔时间为6.0个月(2月-13月),复发的首发症状中: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8例(36%)、癫痫发作6例(27%)、不自主运动8例(36%)。复发后血清抗NMDAR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首次病程无明显变化。复发时肿瘤筛查可仍无异常。复发后平均住院时间较首次病程显著缩短。女性(P=0.005)、脑脊液有核细胞数异常(P=0.007)及脑脊液蛋白量升高(P=0.012)及早期是否接受免疫治疗(P=0.004)在两组患儿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随机森林法分析早期未接受免疫治疗有相对较高的平均基尼指数。两组在发病年龄、首发症状、主要症状、惊厥发作形式及持续状态、脑电图、头颅MRI异常及头颅MRI脱髓鞘病变例数、脑脊液抗NMDAR滴度、首次发病免疫治疗前的白蛋白及尿酸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学龄期儿童抗NMDAR脑炎发病率更高。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癫痫发作、言语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意识水平下降等典型症状,女性患儿更有易患倾向,约半数有前驱症状。除发病季节存在差异外,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的临床特点相似。肿瘤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在儿童中相对罕见。抗NMDAR脑炎在儿童中约有25%的复发率,同一病例可有一次以上复发,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不自主运动及癫痫发作是复发常见的首发症状,复发症状不典型。复发住院时间较首次病程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女性、脑脊液有核细胞数增加和脑脊液蛋白量升高、早期免疫治疗是复发的相关因素,尤其是早期免疫治疗对于复发起关键作用。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或伴有脱髓鞘病变的病例,可筛查脑脊液中的MOG抗体或AQP4抗体;对于存在复发可能的患儿,鞘内注射激素及早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否会减少复发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2.9
【图文】:

学龄前,认知功能障碍,前驱症状


学龄前组中 17 例(61%)和学龄组中 31 例(52%)有前驱症状,其中,发热共 19 例(22%)、头痛 16 例(18%)、呕吐 10 例(11%)、乏力 6 例(7%)等是常见的前驱表现,两组前驱症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427)。儿童抗 NMDAR 脑炎共 48 例(55%)有前驱症状。2.1.4 首发症状学龄前组中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 14 例(50%)、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 9例(32%)、睡眠障碍 3 例(11%)、言语障和运动功能障碍各 1 例(各占 3.5%);学龄组:癫痫发作 26 例(43%)、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 22 例(37%)、运动功能障碍 6 例(10%)、言语障碍 4 例(7%)、睡眠障碍 2 例(3%)。(图 2)可见,无论在学龄前还是学龄组癫痫发作和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均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两组在首发症状构成比上无显著差异(P=0.487)(详见表 1)。

滴度,学龄前,抗体滴度,脑脊液


学龄前组相对于学龄组头颅 MRI 异常发生率高,但两组之间头颅 MRI 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0),其中,脑萎缩、脱髓鞘和软化灶是相对常见的影像学异常表现。2.1.8 脑脊液 NMDAR 抗体学龄前组:脑脊液 NMDAR 抗体 10 例(36%)弱阳性、15 例(53%)阳性、3 例(11%)强阳性。学龄组:脑脊液 NMDAR 抗体 22 例(37%)弱阳性、27 例(45%)阳性、11例(18%)强阳性。(图 3)可见,相对于学龄组,学龄前组 NMDAR 抗体滴度阳性占比相对高,NMDAR抗体滴度强阳性占比低。但两组在抗体滴度构成比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608)(见表 1)。

运动功能障碍,癫痫发作,惊厥持续状态,意识水平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3 主要临床表现22 例复发患儿中,仅 2 例(9%)具有多发症状,其余均较首次发病症状少,中精神行为异常 17 例(77%)、运动功能障碍 14 例(64%)、癫痫发作 7 例(32%)其中,癫痫发作局灶性 2 例(29%),全面性发作 5 例(71%),惊厥持续状态 0)、自主功能障碍 4 例(18%)、1 例(4%)意识水平下降(见图 5)。可见,精神行为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是复发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经建;陈寅;张桂森;张亮仁;;以NMDAR为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8年01期

2 李燕;王国年;林鹰;杨光;徐德生;;NMDAR在瑞芬太尼引起痛觉过敏机制和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06期

3 Bowen Qin;Yongping LIU;Kai CAO;Yumei WANG;Yazhen SHANG;;The Effects of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 Stem and Leaf on the Expression of NMDAR and VEGF in 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 Rats[J];Medicinal Plant;2013年04期

4 王卉;;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R3A subunit of NMDAR and brain hypoxia and ischemia[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2年03期

5 庄朝晖;;20例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分析[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年03期

6 陈宁;董英;赵营;;1例抗NMDAR脑炎合并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66期

7 杨小倩;李梅;;抗NMDAR脑炎相关性癫痫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6年17期

8 李卫;么春艳;王茵;;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通过NMDAR改善认知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23期

9 李源;杨薇;杨林;;抗NMDAR脑炎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12期

10 刘宗环;胡向军;彭瑞云;王丽峰;;BDNF和NMDAR在微波辐射对学习记忆影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Minda Ju;Mizhen Zhang;Zhanzhuang Tian;;MicroRNAs involvement in expression of NMDAR1 in Hypothalamus of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Female Rat[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2 王卉;;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R3A subunit of NMDAR and brain hypoxia and ischemia[A];第十五届中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3 Amy R.Halt;R.F.Dallapiazza;J.W.Hell;Alcino J.Silva;;CaMKH binding to GluN2B is critical for memory consolidation[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4 ;The different osmolarity activates the astrocytes release different neurotransmitters signalling to the neurons induce different response in supraoptic nucleus of rat[A];Proceedings of the 7th Biennial Meeting and the 5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7年

5 邵宇权;蔡华英;姜伟玲;;病毒性脑膜炎后NMDAR脑炎一例[A];华东六省一市第二十三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6 高速;曹智杰;于洋;王兴涛;杨柳;孙晖;马春蕾;;NMDAR-mediated hippocampal neuronal death is exacerbated by activities of ASIC1a[A];中国生理学会第24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7 ;Neuronal NR2B-containing NMDA receptor mediates astrocytic c-Jun N-terminal kinase activation in a rat model of neuropathic pain[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刘宗环;智维佳;邹勇;高晓慧;周红梅;王丽峰;彭瑞云;胡向军;;单次微波辐射对大鼠海马NMDAR、BDNF及其信号通路[A];第十五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9 yuan-di Xi;Juan Ding;Jing Han;dandi Zhang;huanling Yu;linhong Yuan;Weiwei Ma;;The Effect of SIF on the Disturbed NMDAR/CaM/Ca MKII/CREB/BDNF Signaling Pathway Induced by Aβ in Brain Tissue of Rats[A];第十二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10 郭柯柯;陈阳美;;重庆地区19例抗NMDAR脑炎病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脑电图与癫痫诊治进展高级讲授班及学术研讨会日程册&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茜;Frmpd2对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2 马建南;中枢神经系统乙脑病毒感染后继发抗NMDAR脑炎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3 张海清;TMEM25在癫痫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4 郝学超;NMDAR介导突触再可塑性参与麻醉药保护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5 徐晓璐;1.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与免疫指标观察 2.细胞因子检测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6 商秀丽;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MAPK和NMDAR表达变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田映红;突触内和突触外NMDA受体在氧/葡萄糖剥夺诱导神经元损伤中的不同作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8 何雨;NMDAR及其相关突触蛋白在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耿丹丹;EphB2对Aβ寡聚体诱导的神经毒性损伤和NMDAR信号通路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10 熊璐;miR-219调控NMDAR信号通路在微波辐射致突触可塑性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春燕;儿童抗NMDAR脑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2 杨华;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90例临床特点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3 谢振杨;αCaMKⅡ-F89G转基因小鼠杏仁核NMDAR依赖LTD受损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4 李晓;伏隔核DA受体和NMDA受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对MSN放电特征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5 刘宗环;NMDAR和BDNF在不同条件微波辐射致海马突触可塑性异常中的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6 万珑;氟中毒对SH-SY5Y细胞NMDA受体蛋白亚单位及其磷酸化的影响[D];贵州医科大学;2018年

7 陈永康;20例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D];南昌大学;2018年

8 杨丽萍;9例抗NMDAR脑炎临床回顾性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8年

9 袁婷;NMDAR抗体水平对脑炎的鉴别诊断及病情评估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10 徐文仓;β-细辛醚对Glu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及其对NMDAR亚型表达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94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94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e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