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对PPARγ表达及活性调节的体内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23:10
   研究目的:1、探讨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对PPARγ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2、通过谷氨酸损伤后PPARγ磷酸化修饰的变化,探讨谷氨酸损伤后PPARγ的活性改变及其可能机制。3、观察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和MAPK/ERK1/2抑制剂U0126对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激活PPARγ或保护其活性对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方法:以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作为实验动物,进行试验。1、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谷氨酸组、NMDA组,其中正常组为正常大鼠不予以任何处理,对照组为予以相同体积的安慰剂皮层注射,谷氨酸组及NMDA组予以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处理,其中不同浓度处理组分别予以浓度为50、100、200 mmol/L的谷氨酸或NMDA各1μL皮层注射;不同时间处理组为注射200mmol/L谷氨酸或NMDA分别作用3、6、12、24h后处死。(1)Western blot法检测谷氨酸或NMDA损伤后各组炎症、凋亡相关蛋白COX-2、iNOS、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变化。(2)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炎症、凋亡相关蛋白染色,观察损伤后COX-2、iNOS、cleaved caspase-3信号强度的变化和细胞定位。(3)通过HE、TTC染色检测谷氨酸或NMDA损伤后的组织学改变。2、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K-801单独处理组、谷氨酸组、MK-801处理组,其中对照组为予以相同体积的安慰剂(生理盐水)皮层注射,MK-801单独处理组只给予0.15mg/kg MK-801腹腔注射,谷氨酸组为200 mmol/L谷氨酸1μL皮层注射,MK-801处理组为在谷氨酸处理的基础上,提前30min予以0.375、0.75、0.15mg/kg MK-801腹腔注射,动物24h后处死。(1)Western blot法检测MK-801对谷氨酸引起的炎症、凋亡相关蛋白COX-2、iNOS、cleaved caspase-3表达变化。(2)HE染色法检测MK-801对谷氨酸损伤后组织学改变的影响。3、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谷氨酸或NMDA组,处理方式同前。(1)Western blot法检测谷氨酸损伤对PPARγ、pPPARγ、ERK1/2、pERK1/2表达的影响。(2)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PPARγ与NeuN双染,观察谷氨酸损伤后PPARγ表达变化及细胞定位。4、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剂单独处理组、谷氨酸或NMDA组、干预剂组。干预剂分别为MK-801腹腔注射、GSH鼠尾静脉注射、BAPTA-AM、Calpeptin、Ac-DEVD-CHO皮层微量注射。对照组、谷氨酸或NMDA组处理同前,干预剂单独处理组为只给予干预剂处理,干预剂组为在谷氨酸或NMDA(200mmol/L)处理的基础上,提前30min予以各干预剂处理。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PARγ表达。5、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0126单独处理组、谷氨酸或NMDA组、U0126组。对照组、谷氨酸或NMDA组,处理方式同前。U0126单独处理组为只给与U0126处理。U0126组为在谷氨酸或NMDA(200 mmol/L)的基础上,提前30min予以U0126处理。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激活抑制剂U0126对谷氨酸或NMDA引起的pPPARγ、ERK1/2、pERK1/2表达的影响。6、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保护剂单独处理组、NMDA组、保护剂组。保护剂为Ros、Pio腹腔注射或U0126皮层注射。其中正常组、对照组、NMDA组处理同前,保护剂单独处理组为只给予保护剂处理,保护剂组为在NMDA(200 mmol/L)的基础上,提前30min予以保护剂处理。(1)HE、TTC染色法评价各保护剂对NMDA损伤的保护作用。(2)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炎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3)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炎症、凋亡相关蛋白与NeuN双染,观察保护剂对谷氨酸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细胞定位。实验结果:1、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模型评价:(1)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谷氨酸或NMDA引起COX-2、iNOS、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而MK-801可抑制谷氨酸引起的上述蛋白表达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酸或NMDA组COX-2、iNOS、cleaved caspase-3蛋白信号强度增强(P0.05)。(3)HE染色显示谷氨酸或NMDA处理引起的皮层损伤,且这种损伤可被MK-801抑制,提示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主要通过NMDA受体介导。2、谷氨酸对PPARγ的调节作用:(1)谷氨酸处理:1)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PARγ表达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PARγ蛋白信号强度增强,且大部分可与NeuN信号叠加,提示主要表达于神经元细胞中。(2)NMDA处理: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PARγ表达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谷氨酸作用一致。(3)MK-801处理: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MK-801可明显抑制谷氨酸引起的PPARγ表达增加,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提示谷氨酸对PPARγ的作用主要通过NMDA受体介导。(4)其它处理: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与NMDA组比较,随着GSH、BAPTA-AM、Calpeptin、Ac-DEVD-CHO提前给予,NMDA引起的PPARγ表达增加被抑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谷氨酸对PPARγ的作用与氧化应激、钙离子-calpain-caspase 3信号途径有关。3、谷氨酸对PPARγ活性的调节作用:(1)p-PPARγ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NMDA处理3-24h引起p-PPARγ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2)PPARγ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NMDA处理3、6 h PPARγ无明显改变,12、24h PPARγ表达明显增加。(3)p-PPARγ/PPARγ比值:NMDA处理引起比值呈双相性改变,3-6h增加,12-24h下降(即恢复),提示NMDA通过诱导PPARγ磷酸化可引起PPARγ活性一过性抑制。(2)p-ERK1/2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NMDA引起p-ERK1/2表达增加,作用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ERK1/2无变化。(3 ERK1/2抑制剂U0126的作用:U0126可抑制NMDA引起p-ERK1/2、p-PPARγ表达增加,提示NMDA可通过激活ERK1/2引起PPARγ磷酸化。4、保护剂Ros、Pio、U0126对谷氨酸兴奋毒性保护作用:(1)HE染色及TTC染色可见,与NMDA组相比,保护剂组损伤体积较NMDA组损伤体积明显减小。(2)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保护剂Ros、Pio、U0126可明显抑制NMDA引起的COX-2、iNOS、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激活PPARγ或保护其活性对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实验结论:1、谷氨酸主要通过NMDA受体产生兴奋毒性损伤作用2、谷氨酸损伤引起神经元PPARγ的表达增加,该作用可能为NMDA受体依赖的、钙离子-calpain-caspase-3介导的、与氧化应激有关的一种神经元自我保护性反应。3、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早期通过增加PPARγ磷酸化修饰而引起一过性PPARγ活性抑制,该作用可能与谷氨酸激活MAPK/ERK1/2通路有关。4、PPARγ激动剂(Ros、Pio)及ERK1/2激活抑制剂(U0126)对谷氨酸兴奋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PPARγ或保护其活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作用有关。
【学位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41
【部分图文】:

大脑皮层,单因素方差分析,染料,立体定位仪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度及不同时间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U0126 处理组与正常组比较用独立样本 t 检验,NMDA 组 与 U0126 不同浓间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果氨酸兴奋毒性损伤评价1 大鼠大脑皮层微量注射预实验实验大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予以亚甲蓝染料 2μl 大脑皮层注射分布如图所示(图 1.1),注射的染料绝大部分部位位于单侧左侧大

凋亡蛋白,免疫荧光染色,炎症


图 1.3 谷氨酸损伤对炎症、凋亡蛋白 COX-2、iNOS、cleaved caspase-3 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400)(3)脑组织 HE 染色HE 染色显示(图 1.4),与对照组相比,给予谷氨酸(200 mmol/L)处理 24h 后,低倍镜(×10)下可见皮层有明显损伤灶(浅色区域),高倍镜(×200)下可见核固缩,胞质浓缩,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排列紊乱等改变。

谷氨酸,HE染色,大鼠,凋亡蛋白


图 1.3 谷氨酸损伤对炎症、凋亡蛋白 COX-2、iNOS、cleav影响(免疫荧光染色,×400)(3)脑组织 HE 染色HE 染色显示(图 1.4),与对照组相比,给予谷氨酸(2h 后,低倍镜(×10)下可见皮层有明显损伤灶(浅色区域)下可见核固缩,胞质浓缩,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排列紊乱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传燕;冯鹏霏;张永德;罗洪林;;尼罗罗非鱼PPARδ的原核表达及其多抗制备和纯化[J];福建农业学报;2019年09期

2 蒋天从;姚满红;郭璐莹;易建平;韩宝生;戚桂杰;刘英杰;张鸥;;PPARγ基因外显子6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系统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年12期

3 李晨波;张小娟;刘琴;刘丽;沈建芳;;血脂、PPARγ在子痫前期及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中的检测及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6期

4 Daniela Rigano;Carmina Sirignano;Orazio Taglialatela-Scafati;;The potential of natural products for targeting PPARα[J];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17年04期

5 李腾;李琼;严国强;储佳佳;沈小丹;温见炳;黄起壬;钟荣梅;;人PPARγ基因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3期

6 胡亚;李东芳;;PPARγ在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年05期

7 李强;党诚学;;PPARγ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J];实用癌症杂志;2012年01期

8 刘洁琼;梅长林;熊锡山;贾洁爽;付莉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多囊肾病PPARγ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1期

9 何英;邬玉辉;;乳腺癌PPARγ和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20期

10 张恒艾;杜冠华;;以PPAR为靶点防治肾脏疾病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美双;miR27a通过PPARγ调控脂肪细胞重编程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谢波;槲皮素调控PPARγ/NF-κB信号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3 王晨超;PPARγ基因沉默在BMP2诱导的骨缺损修复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4 刘磊;ANGPTL4介导PPARγ激活剂在子痫前期病理过程中的保护性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5 周亚群;PPARγ激活缓解紫杉醇诱发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6 张兆斯;PPARγ介导的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7 李琪;USP29去泛素化并稳定Snail蛋白及Ajuba辅转录激活PPARγ和ERα转录活性的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8 穆琼;激活PPARγ对大鼠ICH模型病灶周围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吞噬能力及CD36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8年

9 博庆丽;胎盘PPARγ对细菌脂多糖诱发胎儿死亡的拮抗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10 赵帅;从天然产物库中筛选PPAR受体激动剂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国威;激活PPARα通过GPX4缓解铁过载引起的小鼠肝脏铁死亡损伤[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2 胡航;PPARγ在鹅卵巢颗粒细胞脂质代谢中的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3 钟文霞;PYC通过PI3K/PPARα调控HepG2细胞内Plin5表达及脂质蓄积的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4 金丹茹;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硬化模型大鼠血脂及PPARγ、LXRα、CD36表达影响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景智;基于PPARγ和AT1双靶点的先导化合物虚拟筛选[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6 赵精咪;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对PPARγ表达及活性调节的体内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7 郑思思;BHBA、NEFAs对牛子宫内膜细胞中PPARs表达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8 李娜;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通过HMGB1/TLR4下调PPARγ/LXRα/ABCA1促进ApoE~(-/-)小鼠的As病变[D];南华大学;2019年

9 刘琴琴;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因素通过PPARγ-SKA1通路诱导中心体扩增[D];山西大学;2019年

10 王久太;PPARγ途径改善妊娠期间睡眠剥夺子代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38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38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d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