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血清CD147水平与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关系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01:56
   目的:通过观察脑血管病人群中血清CD147在不同性质颈动脉硬化斑块间的水平变化,探讨血清CD147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共192例,包括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住院的162例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和30例体检中心的正常体检人员。登记入组人员的性别、年龄,详细询问并记录相关既往史及家族史,将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入院发病时间分为急性脑梗死组及非急性脑梗死组,入组的30例体检中心的正常体检人员作为急性脑梗死及非急性脑梗死组的正常对照组;入组的162例脑血管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回声状况,将其分为无斑块组,强回声、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组共4组;在斑块性质分组的基础上,按照斑块积分法算出低回声斑块组每个患者的斑块积分,根据斑块积分为3个亚组,然后比较不同亚组间的血清CD147浓度。所有患者留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D147的浓度,应用相应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脑梗死患者CD147均值浓度:128.66±80.98ng/L,非急性脑梗死组均值浓度:94.73±69.9ng/L,正常对照组均值浓度:59.21±23.46ng/L,急性脑梗死组血清CD147浓度非急性脑梗死组血清CD47浓度正常对照组血清CD147浓度(P0.05)。2.低回声斑块组血清CD147均值浓度203.2±78.39ng/L,混合斑块组血清CD147均值浓度:107.1±38.14ng/L,强回声斑块组血清CD147均值浓度:80.5±20.65ng/L;无斑块组患者血清CD147均值浓度43.5±10.47ng/L;低回声斑块组血清CD147浓度水平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回声斑块组血清CD147水平与强化回声斑块组无显著差异(P0.05)。3.低回声斑块组内斑块积分≤3分组血清CD147均值浓度为145.8±52.19ng/L;3斑块积分≤6分组血清CD147均值浓度为189.4±43.89ng/L;斑块积分6分组血清CD147均值浓度为287.40±67.47ng/L。斑块高积分组血清CD147浓度高于斑块低积分组(P0.05)。结论:1.急性脑梗死发生时,血清CD147浓度水平增高。2.颈动脉硬化斑块中,低回声不稳定斑块血清CD147浓度增高,推测血清CD147可作为斑块不稳定性的预警。3.低回声斑块组随着斑块积分增高,血清CD147浓度增高。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43
【部分图文】:

曲线,标准品,浓度,组间


图 2.1 标准品浓度与 OD 值的标准曲线2.3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做出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用均值±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根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选取单因差分析(事后多重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得出组间显著性,以 P<0.05 为差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脑梗死,血清,斑块,浓度


图 3.2-1:急性脑梗死、非急性脑梗死及正常组血清 CD147 浓度.3 不同性质斑块组间的血清 CD147 水平比较3.1 所有入组脑血管病患者不同斑块组间血清 CD147 浓度水平比较将入组的 162 例脑血管病患者 4组不同斑块组间血清 CD147 浓度进行比 组—D 组分别代表:低回声斑块组、混合回声斑块组、强回声斑块组、无斑。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示:A 组血清 CD147 水平与 B 组、C 组 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低回声斑块组血清 CD147 水平显著高于混块组、强回声斑块组及无斑块组;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明混合斑块组与强回声斑块组间 CD147 水平无显著差异;B 组血清 CD147水平高于 D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混合斑块组血清 CD

斑块,血清,浓度,浓度水平


表 3.3-2:不同性质斑块组间血清 CD147 浓度水平比较的 P 值注:A 组—D 组为:低回声斑块组、混合回声斑块组、强回声斑块组、无斑块组分组 A 组 B 组 C 组 D 组n(人数)45 39 39 39CD147 浓度(ng/L)203.2±78.39 107.1±38.14 80.5±20.65 43.5±10.47分组 A 组 B 组 C 组 D 组B 组 0.00 — 0.105 0.00C 组 0.00 0.105 — 0.003D 组 0.00 0.00 0.003 —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海欣;王文志;;中国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调查结果发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年05期

2 陈杰;潘玉琴;王书奎;;CD147与疾病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14期

3 杨璐;王文;;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类型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年01期

4 杨升华;杜大勇;柳杨;薛峰;路怀志;张雁斌;王双双;李运田;;ox-LDL对血小板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释放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年09期

5 陈文博;魏晓娟;陈书影;汪鑫;王玉静;郭文怡;;血清可溶性CD147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18期

6 傅阳;李拥军;李涛;尹洪宁;谷新顺;魏志敏;李伟;;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法评价颈动脉斑块与血压、血脂及血尿酸的关系[J];临床荟萃;2014年04期

7 杜大勇;薛峰;李运田;李雪杰;路怀志;杨升华;张燕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147表达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年03期

8 丁道芳;李玲慧;宋奕;杜国庆;卫晓恩;曹月龙;;MAPK-ERK1/2信号通路调控成骨性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9 尹泽黎;周钢铁;刘育进;;CD147与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3期

10 刘国荣;姚林;王大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07期



本文编号:2864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64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d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