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与药物治疗疗效的对比研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06 06:12
本文关键词: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与药物治疗疗效的对比研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评价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比较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探讨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第306医院神经内科因缺血性脑血管病入院的患者资料,选取经头颈部DSA证实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率≥50%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颅内血管畸形、颅内肿瘤、合并其它系统严重疾病、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随访期间发生前循环梗死及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支架+药物治疗组40例和药物治疗组42例。记录患者1年复查时狭窄椎动脉的狭窄程度、再狭窄率、后循环缺血事件发生率、NIHSS评分,将所记录的指标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的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样本较小(n40)或理论频数太小(T1),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分析支架置入组患者中成功行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并于1年后复查DSA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11例)和未再狭窄组(28例),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1)采用支架+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共置入44枚支架,其中1例患者置入1枚球囊扩张支架,但因狭窄部斑块较硬,虽经2次球囊扩张,残余狭窄仍达到60%,所有接受支架置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间无急性脑血栓、血管痉挛、动脉夹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为97.5%。支架+药物治疗组患者椎动脉起始部的狭窄率得到显著改善,由(73.4±12.9)%降至(13.6±10.6)%。(2)1年后支架+药物治疗组有11例(27.5%,11/40)患者出现支架内狭窄,其中有2例患者合并支架断裂。(3)支架+药物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支架+药物治疗组总的缺血事件为7例(17.5%,7/40),与单纯药物组的16例(38.1%,16/42)发生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4)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残余狭窄率是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残余狭窄率是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残余狭窄率与支架内再狭窄呈正相关。结论(1)相对于药物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在本研究中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可以改善椎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并且对预防后循环缺血事件的发生可能优于药物治疗组。(2)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1年的支架内再狭窄率较高,本研究的结果提示糖尿病及较高的术后残余狭窄是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椎动脉起始部 支架 药物治疗 疗效 再狭窄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中英文缩略词10-11
- 第一部分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与药物治疗疗效的对比研究前言11-30
- 前言11-13
- 资料与方法13-17
- 结果17-19
- 附图19-24
- 讨论24-27
- 结论27
- 参考文献27-30
- 第二部分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前言30-45
- 前言30
- 资料与方法30-33
- 结果33-35
- 附图35-37
- 讨论37-41
- 结论41
- 参考文献41-45
- 附录45-46
- 致谢46-47
- 综述47-56
- 参考文献52-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学礼;高峰;;椎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因素及处理[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年09期
2 闫明;王超;王圣林;;正常椎动脉解剖特点及其变异概况[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与药物治疗疗效的对比研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83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