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对迟发性脑病患者预后的随访分析,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和预后改善提供依据。方法:1、本研究为多中心、真实世界、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我省多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详细记录其年龄、性别、工种、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昏迷情况、首诊时Glasgow评分、从发现中毒到第一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入院后心电图、头颅CT/MRI表现、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2、分别在患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第1、3、6、12月时,采用电话、微信、门诊复诊及上门家访等方式随访,登记患者的生存情况、治疗情况、病情转归情况、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及发生时间、残疾情况、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功能独立性改善情况。3、将出现迟发性脑病的患者归为迟发性脑病组,未出现迟发性脑病患者归为非迟发性脑病组,并在年龄、性别、工种、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昏迷情况、首诊时Glasgow评分、从发现中毒到第一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入院后心电图、头颅CT/MRI表现、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等方面进行单因素比较及Logistic回归校正危险因素。统计迟发性脑病患者中毒后第1、3、6、12月时预后情况,并用改良Rankin评分及FIM评分进行自身对照分析。4、本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Shapiro-Wilk检验行正态分布检验后,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行方差齐性检验(Levene检验);若方差齐,两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非正态的计量资料,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检验进行比较平均秩次,以Md(P25,P75)表示。计数资料均使用构成比表示,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chi-square test),或Fisher精确检验。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单因素筛选,将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作为自变量(X),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作为因变量(Y)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自身对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若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Friedman检验(多个相关样本),二分类变量数据自身对照分析使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79人,通过两组差异比较分析发现年龄增大、首诊时Glasgow评分低是迟发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即年龄、昏迷严重程度与迟发性脑病发病呈正相关。2、迟发性脑病患者预后分析:1)迟发性脑病发病率为16%,假愈期为3-55天,平均发病时间为中毒后第25.3±15.8天。2)迟发性脑病患者中毒后的第1、3、6、12月残疾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57,P0.05。中毒后第12月与第1月(P=0.048)、第3月(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迟发性脑病患者中毒后第1月、3月、6月、12月运动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8,P0.05;中毒后第12月与第1月(P=0.013)、第3月(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毒后第6月与第1月(P=0.032)、第3月(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2月与第6月、第3月与第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迟发性脑病患者中毒后第1月、3月、6月、12月认知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3,P0.05;中毒后第12月与第1月(P=0.010)、第3月(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毒后第6月与第1月(P=0.021)、第3月(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2月与第6月、第3月与第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毒后第1、3、6、12月功能独立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5,P0.05;中毒后第12月与第1月(P=0.006)、第3月(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毒后第6月与第1月(P=0.026)、第3月(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2月与第6月、第3月与第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和昏迷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大于40岁与CO中毒后出现昏迷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风险显著增高。2、迟发性脑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主要发生在中毒后3-6月,中毒前3个月及6月后症状改善相对更缓慢。3、高压氧治疗可能是改善迟发性脑病患者预后情况的因素之一,中毒后期(3-6月)继续高压氧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可能不明显,尚需更多大样本、多因素研究予以证实。
【学位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95.1;R747.9
【部分图文】: 表 4.1.2 79 例急性 CO 中毒患者的一般情况[n,(%)]例数 构成比%性别 男 32 40%女 47 60%图 4.1.1 急性一氧化碳患者纳入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璐璐;;老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年10期
2 于笑峰;伊帅;许廷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年13期
3 李德刚;张军;李在军;陈宁;王忠民;甘甜;郝玉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年02期
4 秦晓洪;杨卜凡;曾宪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年02期
5 姜丙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04期
6 赵晓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10期
7 武晓宁;安连朝;马军恒;张亚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年07期
8 汪洋;;11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神经系统后迟发性脑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年03期
9 项文平;刘国荣;王宝军;;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诊断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2年04期
10 崔静;申雪峰;申蕙芸;崔慧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2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项文平;P2Y12受体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2 王静;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蔡建美;氢饱和生理盐水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治疗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颖;一氧化碳中毒血栓相关指标的改变及预后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2 辜刚凤;核因子κB和神经粘附分子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海马区的表达及PDTC对其干预的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3 彭红艳;核转录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信号通路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作用[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4 李润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5 芦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9年
6 杨卜凡;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D];西南医科大学;2018年
7 杨晓燕;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治疗分析[D];南昌大学;2018年
8 田富香;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与实验室及磁共振检查的相关性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9 曾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2、6、10及丙二醛水平的变化及意义[D];南华大学;2014年
10 宋孟龙;JNK通路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888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8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