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加味牵正汤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1-05 13:25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针刺结合加味牵正汤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通过设立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资料与方法:将符合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采用西药常规口服治疗,即泼尼松片30mg/d日一次晨服连服7d,第8-12d每日递减5mg直至停用,共服12d;维生素B1片10mg/次口服,3次/d,连服1个月;甲钴胺片0.5mg/次口服,3次/d,连服1个月。治疗组采用西药常规口服治疗联合针刺结合加味牵正汤,2周为一个疗程,2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量表评分、口僻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记录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
【文章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归及其药对的研究进展[J]. 董培良,李慧,韩华. 中医药信息. 2019(02)
[2]川芎主要药理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J]. 李海刚,胡晒平,周意,徐丹丹,马宁,唐靖,鲍美华,郑霞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11)
[3]从针灸歌赋看针刺治痛特点[J]. 贺琨,续龙. 针灸临床杂志. 2018(10)
[4]白芷研究进展及地上部分资源开发展望[J]. 郭小红,冷静,刘霞,孙全,吴文辉,冉强. 中医药导报. 2018(18)
[5]腧穴作用规律与针刺调节规律研究的临床意义——兼论制定针灸治疗方案的理论依据[J]. 陈少宗,朱兵. 山东中医杂志. 2018(10)
[6]全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黄娟,张庆莲,皮凤娟,邵单炫. 医学信息. 2018(18)
[7]针刺“足三里”对免疫抑制大鼠的作用及穴区CGRP表达影响的研究[J]. 代巧妹,王美峤,颜培宇,尚艳琦,梁慧,蔡文辉,王垚. 针灸临床杂志. 2018(05)
[8]甘草内生菌的鉴定与药理作用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曼琼,杨志军,邓毅,杨秀娟,李鹏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09)
[9]巨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吴碧雯,姚问,张江松,林咸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18(03)
[10]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38例[J]. 刘玉峰. 光明中医. 2018(04)
硕士论文
[1]周围性面瘫症状、证素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D]. 詹杰.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
[2]针药结合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丘虎州.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3]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与机制研究[D]. 矫翠翠.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4]针灸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震焱.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
[5]针刺结合自拟中药方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刘音.河北医科大学 2015
[6]针药结合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叶金甜.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7]牵正散加味治疗风寒阻络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D]. 孙美玉.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8]远道刺结合中药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 王洪杰.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9]急性期针刺风池、风府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 张志国.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10]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徐玉坤.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58745
【文章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归及其药对的研究进展[J]. 董培良,李慧,韩华. 中医药信息. 2019(02)
[2]川芎主要药理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J]. 李海刚,胡晒平,周意,徐丹丹,马宁,唐靖,鲍美华,郑霞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11)
[3]从针灸歌赋看针刺治痛特点[J]. 贺琨,续龙. 针灸临床杂志. 2018(10)
[4]白芷研究进展及地上部分资源开发展望[J]. 郭小红,冷静,刘霞,孙全,吴文辉,冉强. 中医药导报. 2018(18)
[5]腧穴作用规律与针刺调节规律研究的临床意义——兼论制定针灸治疗方案的理论依据[J]. 陈少宗,朱兵. 山东中医杂志. 2018(10)
[6]全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黄娟,张庆莲,皮凤娟,邵单炫. 医学信息. 2018(18)
[7]针刺“足三里”对免疫抑制大鼠的作用及穴区CGRP表达影响的研究[J]. 代巧妹,王美峤,颜培宇,尚艳琦,梁慧,蔡文辉,王垚. 针灸临床杂志. 2018(05)
[8]甘草内生菌的鉴定与药理作用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曼琼,杨志军,邓毅,杨秀娟,李鹏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09)
[9]巨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吴碧雯,姚问,张江松,林咸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18(03)
[10]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38例[J]. 刘玉峰. 光明中医. 2018(04)
硕士论文
[1]周围性面瘫症状、证素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D]. 詹杰.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
[2]针药结合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丘虎州.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3]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与机制研究[D]. 矫翠翠.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4]针灸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震焱.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
[5]针刺结合自拟中药方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刘音.河北医科大学 2015
[6]针药结合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叶金甜.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7]牵正散加味治疗风寒阻络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D]. 孙美玉.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8]远道刺结合中药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 王洪杰.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9]急性期针刺风池、风府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 张志国.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10]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徐玉坤.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58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9587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