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机器人配合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发布时间:2021-01-12 09:16
目的: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病状之一,功能障碍的恢复速度与恢复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中脑卒中患者的自理能力,本文通过对脑卒中偏瘫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结合上肢机器人观察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的康复效果,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寻求一种效果佳、疗程短的康复方案。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于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成人OT治疗中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2名。将其随机分为运动实验组(上肢机器人训练+运动康复训练)16例和对照组(运动康复训练)16例。两组均给予运动康复训练,康复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上肢机器人训练。两组分别于康复前和康复8周后,进行上肢肌力测试(Lovett)、Fugl-Meyer上肢功能测试、Brunnstrom分期、上肢肌张力的测试和上肢手功能分级。对两组的各项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康复治疗8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较康复前FMA评分明显提高(P<0.05);(2)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力分级均无明显差(P>0.05),具有可比性。在康复治疗8...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MIT-MANUS康复训练机器人Fig.2.1MIT-MANUSrehabilitationtrainingrob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文献研究2.1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进一步研究,上肢机器人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的康复护理型机器人发展到可调节型的上肢关节活动度的上肢机器人到现在临床应用广泛的上肢机器人与虚拟现实相结合的综合性机器人。国内外相关科研人员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15-16],为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步步走来和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有一天会实现上肢机器人独立自动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进行专门性、针对性的康复训练。2.1.1有关上肢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西方国家对上肢机器人的研究比东方国家起步早20多年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第一个对上肢机器人开始进行了研究,该机器人主要的功能是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型机器人,没有帮助其功能恢复的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上肢机器人在神经、肌肉康复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做如下介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功能的机器人,是由MIT[17]在1991年设计完成的,虽然是第一台上肢康复机器人却已经具备了安全性、平稳性的特点。可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肘部康复训练,利用阻抗控制原理并且在训练中可把患者训练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和参数精确测量并加以分析,实现了训练过程的可视化信息反馈[18-19],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图2.1MIT-MANUS康复训练机器人图2.2MIME康复机器人系统Fig.2.1MIT-MANUSrehabilitationtrainingrobotFig.2.2MIMErehabilitationrobotsystem1999年,Reinkesmeyer等研制测定脑损伤患者上肢活动空间的上肢机器人,此款机器人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手臂活动度和降低患者的肌张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控制能
外补充一下名叫ARMin[21]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它是由瑞士的TobiasNef等开发研制的一款具有低摩擦、低惯量特性的机器人,并且还可以进行反向驱动操作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使脑卒中患者肩膀和肘关节的活动度得到充分的训练,并且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世界上第一款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外骨骼机器人是由Hocoma公司生产一款名叫ArmeoSpring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充分利用了重力补偿的特性取代了前面内驱动力的训练模式,使患者穿戴上肢机器人进行康复时可以进行主动运动,大大的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如图2.3所示。图2.3ARMin上肢训练机器人图2.4ArmeoSpring上肢机器人系统Fig.2.3ArmtrainingrobotFig.2.4ArmeoSpringupperlimbrobotsystem国内有关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训练研究起步较晚,很多大学和科研所在康复机器人领域在21世纪初才开展了相关的研发。随着上肢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对上肢康复的深入研究,在2004年研发了一款可以进行多关节训练的机器人,从肩关节、腕关节、手到肩、肘关节的复合训练,创新了训练模式,并在临床投入使用,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分析,此款机器人对陈旧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2]。华中科技大学在这之后完成了关于气动驱动肌肉活动的手部康复机人,可辅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手指关节三个方向的活动度的功能训练,通过传感器可以获取患者的运动状态参数,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造出康复虚拟环境,增强患者的康复效果[23]。除此之外,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研究生在进行上肢机器人的研究外[24][25],还对相关技术申请的多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J]. 王萌亚,王仲朋,陈龙,万柏坤,顾晓松,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9(06)
[2]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 周鹏,董小庆,邓依兰,王霞,颉旺军. 中医外治杂志. 2019(01)
[3]rt-PA或r-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巩娟瑜.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4]回授式健康教育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 贺利平,张瑛,周芸,马江平,张召弟. 中国健康教育. 2017(07)
[5]《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概要[J]. 王陇德,王金环,彭斌,许予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7(04)
[6]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新进展[J]. 黄长琴,钟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03)
[7]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影响[J]. 金国华,孟凡萍,王丽晶,张贞,王勤鹰,余敏,姜嘟嘟,顾勤,陆静珏,詹青. 实用医学杂志. 2016(20)
[8]生物刺激反馈联合关节活动度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作用[J]. 赵建军. 武警医学. 2016(03)
[9]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机器人及评价方法综述[J]. 王丽,张秀峰,马岩,杨荣.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5(05)
[10]上肢机器人辅助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 李远征,陈丹,闫玮娟,代新年,陈杰. 中国疗养医学. 2015(01)
本文编号:2972584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MIT-MANUS康复训练机器人Fig.2.1MIT-MANUSrehabilitationtrainingrob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文献研究2.1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进一步研究,上肢机器人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的康复护理型机器人发展到可调节型的上肢关节活动度的上肢机器人到现在临床应用广泛的上肢机器人与虚拟现实相结合的综合性机器人。国内外相关科研人员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15-16],为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步步走来和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有一天会实现上肢机器人独立自动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进行专门性、针对性的康复训练。2.1.1有关上肢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西方国家对上肢机器人的研究比东方国家起步早20多年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第一个对上肢机器人开始进行了研究,该机器人主要的功能是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型机器人,没有帮助其功能恢复的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上肢机器人在神经、肌肉康复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做如下介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功能的机器人,是由MIT[17]在1991年设计完成的,虽然是第一台上肢康复机器人却已经具备了安全性、平稳性的特点。可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肘部康复训练,利用阻抗控制原理并且在训练中可把患者训练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和参数精确测量并加以分析,实现了训练过程的可视化信息反馈[18-19],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图2.1MIT-MANUS康复训练机器人图2.2MIME康复机器人系统Fig.2.1MIT-MANUSrehabilitationtrainingrobotFig.2.2MIMErehabilitationrobotsystem1999年,Reinkesmeyer等研制测定脑损伤患者上肢活动空间的上肢机器人,此款机器人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手臂活动度和降低患者的肌张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控制能
外补充一下名叫ARMin[21]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它是由瑞士的TobiasNef等开发研制的一款具有低摩擦、低惯量特性的机器人,并且还可以进行反向驱动操作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使脑卒中患者肩膀和肘关节的活动度得到充分的训练,并且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世界上第一款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外骨骼机器人是由Hocoma公司生产一款名叫ArmeoSpring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充分利用了重力补偿的特性取代了前面内驱动力的训练模式,使患者穿戴上肢机器人进行康复时可以进行主动运动,大大的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如图2.3所示。图2.3ARMin上肢训练机器人图2.4ArmeoSpring上肢机器人系统Fig.2.3ArmtrainingrobotFig.2.4ArmeoSpringupperlimbrobotsystem国内有关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训练研究起步较晚,很多大学和科研所在康复机器人领域在21世纪初才开展了相关的研发。随着上肢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对上肢康复的深入研究,在2004年研发了一款可以进行多关节训练的机器人,从肩关节、腕关节、手到肩、肘关节的复合训练,创新了训练模式,并在临床投入使用,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分析,此款机器人对陈旧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2]。华中科技大学在这之后完成了关于气动驱动肌肉活动的手部康复机人,可辅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手指关节三个方向的活动度的功能训练,通过传感器可以获取患者的运动状态参数,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造出康复虚拟环境,增强患者的康复效果[23]。除此之外,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研究生在进行上肢机器人的研究外[24][25],还对相关技术申请的多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J]. 王萌亚,王仲朋,陈龙,万柏坤,顾晓松,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9(06)
[2]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 周鹏,董小庆,邓依兰,王霞,颉旺军. 中医外治杂志. 2019(01)
[3]rt-PA或r-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巩娟瑜.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4]回授式健康教育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 贺利平,张瑛,周芸,马江平,张召弟. 中国健康教育. 2017(07)
[5]《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概要[J]. 王陇德,王金环,彭斌,许予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7(04)
[6]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新进展[J]. 黄长琴,钟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03)
[7]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影响[J]. 金国华,孟凡萍,王丽晶,张贞,王勤鹰,余敏,姜嘟嘟,顾勤,陆静珏,詹青. 实用医学杂志. 2016(20)
[8]生物刺激反馈联合关节活动度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作用[J]. 赵建军. 武警医学. 2016(03)
[9]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机器人及评价方法综述[J]. 王丽,张秀峰,马岩,杨荣.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5(05)
[10]上肢机器人辅助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 李远征,陈丹,闫玮娟,代新年,陈杰. 中国疗养医学. 2015(01)
本文编号:2972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9725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