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磁化传递成像技术在3D-TOF-MR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1-01-31 13:46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成像技术(MT)在3D-TOF-MR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MR检查的50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脑血管3D-TOF-MRA及3D-MT-TOF-MRA检查,探讨磁化传递成像技术在3D-TOF-MR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D-MT-TOF-MRA对大血管及其1-2级分支的显示轮廓锐利清晰、血管中断少、显示率为100%;对3-4级远端细小血管显示轮廓较清晰、血管中断较少,显示率为80%。常规3D-TOF-MRA对大血管显示轮廓锐利、连续性好,显示率为100%,对1-2级分支的显示轮廓欠清晰、部分血管有中断现象,显示率为72%;对3-4级远端细小血管显示率仅为16%。3D-MT-TOF-MRA图像质量佳,脑实质背景信号抑制完全。结论:应用MT技术的3D-MT-TOF-MRA较常规3D-TOF-MRA对颅内大动脉及远端小动脉显示清晰,脑实质背景信号抑制更完全,在脑血管造影中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文章来源】: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29(0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磁化传递成像技术在3D-TOF-MR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为常规3D-TOF-MRA检查图像,脑动脉远端分支显示欠佳,脑实质信号抑制欠佳

动脉,轮廓,分支,动脉瘤


图1 为常规3D-TOF-MRA检查图像,脑动脉远端分支显示欠佳,脑实质信号抑制欠佳图3 箭头所指为3D-MT-TOF-MRA检查发现的前交通动脉处微小动脉瘤,动脉瘤轮廓显示清晰,脑实质信号抑制较好,常规3D-TOF-MRA检查中显示欠佳

动脉瘤,动脉,前交通动脉,轮廓


图2 为3D-MT-TOF-MRA检查图像,脑动脉远端分支轮廓显示清晰,脑实质信号抑制较好图4 为3D-MT-TOF-MRA检查图像,左侧大脑中动脉远端颅内血管动静脉畸形,长箭头所指病变处供血动脉、迂曲血管团、上矢状窦扩张清晰可见,且脑实质信号抑制较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酷似肿瘤样病变的脑动静脉畸形1例[J]. 熊真亮,李栋学,曾宪春,王荣品,刘新峰,黄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11)
[2]动脉辅助经静脉入路治愈性栓塞脑深部动静脉畸形二例[J]. 马玉栋,李波,芦戬,徐正虎,姜金利,卜博,余新光,周定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 (09)
[3]多发性硬化的非均匀磁化传递成像研究[J]. 康钰,洪楠,吴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07)
[4]介入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J]. 王威,盖延廷,简新革,李彦江,檀书斌,彭方强,刘旻谛,宋冬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9(06)
[5]磁化传递成像评估克罗恩病肠瘘发生风险的应用价值[J]. 林锦江,卢宝兰,王红莉,方壮念,黄斯韵,孙灿辉,冯仕庭,李子平,李雪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1)
[6]多模态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张艳阳,姜金利,孙正辉,武琛,师炜,薛哲,冯世宇,余新光.  中华外科杂志. 2017 (05)
[7]磁化传递对比:物理原理及临床应用[J]. 张中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01)
[8]磁化传递技术在颅脑MR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姜黄维,钱琦,林敏,金平.  浙江医学. 2015 (09)
[9]磁化传递技术与时间飞跃法在MRA中的应用比较[J]. 胡海华,沈国鑫,唐杰,瞿恒娟,叶永强,苏佩华,陆旭艳,黄金兰,沈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10)
[10]3.0T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对特发性癫痫的研究[J]. 刘新峰,操玉萍,欧新伟,廖大伟,张国明,朱克文,彭岚,张体江.  磁共振成像. 2013(01)



本文编号:3010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010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1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