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4小时血压变异性特征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01:05
目的: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以及高病死率的特点,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给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负担,所以,怎样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一直是全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又称血压波动性,代表着血压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程度,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动态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综合平衡的结果,是一项人体血压最基本的生理特征。近几年研究已经证实BPV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BPV是一个能独立预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4小时BPV特征,分析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的BPV是否具有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脑梗死患者BPV与3个月预后的关系。为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临床依据,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势必会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发病24小时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41例(2018年9月-2019年12月)。记...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2 入选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
2.2.2 动态血压监测及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的记录
2.2.3 分型及预后相关指标
2.2.4 研究对象分组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对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分析
3.2 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
3.3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4 大动脉粥样硬化组、非大动脉粥样硬化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
3.5 进展性脑梗死组、非进展性脑梗死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抗apoA-1 IgG、MMP-9水平变化及意义[J]. 曾芳彦,彭夏培,肖敏,金钱倩,罗涛. 山东医药. 2018(37)
[2]抗氧化药物添加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 范勤毅,干静,王晓蓉,李琳,张煜,刘振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02)
[3]应重视血压变异性在脑小血管病发病及预防与治疗中的地位[J]. 范玉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11)
[4]血液透析时血压变异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 赵海丹,高冬梅,李明旭. 实用医学杂志. 2015(21)
[5]再谈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管理[J]. 迟相林,毕建忠,许顺良,鞠卫萍.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09)
[6]血压变异性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 刘巧萍,陈慧.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5(01)
[7]随诊间血压变异性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J]. 陈卫红,黄一宁,刘冉,孙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10)
[8]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血压的变化[J]. Fischer U,Cooney MT,Bull LM,Silver LE,Chalmers J,Anderson CS,Mehta Z,Rothwell PM,林东杰,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04)
[9]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差异[J]. 肖华,彭智欣,林朴卿,洪长江,雷刚. 广东医学. 2013(10)
[10]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J]. 岳蕴华,张小宁,白旭东,张丽萍,刘毓,杨小英,地拉那木,毛洁萍.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05)
本文编号:3040361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2 入选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
2.2.2 动态血压监测及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的记录
2.2.3 分型及预后相关指标
2.2.4 研究对象分组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对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分析
3.2 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
3.3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4 大动脉粥样硬化组、非大动脉粥样硬化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
3.5 进展性脑梗死组、非进展性脑梗死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抗apoA-1 IgG、MMP-9水平变化及意义[J]. 曾芳彦,彭夏培,肖敏,金钱倩,罗涛. 山东医药. 2018(37)
[2]抗氧化药物添加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 范勤毅,干静,王晓蓉,李琳,张煜,刘振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02)
[3]应重视血压变异性在脑小血管病发病及预防与治疗中的地位[J]. 范玉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11)
[4]血液透析时血压变异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 赵海丹,高冬梅,李明旭. 实用医学杂志. 2015(21)
[5]再谈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管理[J]. 迟相林,毕建忠,许顺良,鞠卫萍.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09)
[6]血压变异性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 刘巧萍,陈慧.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5(01)
[7]随诊间血压变异性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J]. 陈卫红,黄一宁,刘冉,孙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10)
[8]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血压的变化[J]. Fischer U,Cooney MT,Bull LM,Silver LE,Chalmers J,Anderson CS,Mehta Z,Rothwell PM,林东杰,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04)
[9]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差异[J]. 肖华,彭智欣,林朴卿,洪长江,雷刚. 广东医学. 2013(10)
[10]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J]. 岳蕴华,张小宁,白旭东,张丽萍,刘毓,杨小英,地拉那木,毛洁萍.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05)
本文编号:3040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0403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