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AMPK激动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7:25

  本文关键词:AMPK激动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一种极难治疗的慢性状态,其机制复杂,常规镇痛药物无明显疗效。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痛觉超敏、痛觉异常以及自发性疼痛。脊髓为疼痛传导的初级中枢,本文主要研究在脊髓水平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蛋白的变化,从而提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方法。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是调控能量代谢的重要内源性激酶。这是疼痛领域发现的在药理学上唯一一个通过激动剂起作用的激酶。目前认为AMPK激动剂可缓解外周神经损伤、调节切口诱导的疼痛可塑性以及阻断手术后慢性疼痛的发展。目的⑴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模型,为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基础。⑵观察二甲双胍以及AICAR这两种AMPK激动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是否有治疗作用,从而为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提供科学依据。⑶观察经AMPK激动剂治疗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脊髓及患侧坐骨神经中AMPKα1和AMPKα2与治疗前相比有没有变化,并推测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中起主要作用的AMPKα亚型。⑷进一步观察AMPK激动剂治疗后小鼠脊髓及患侧坐骨神经中P-AMPKα与治疗前相比有无变化,以探讨AMPK的激活对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作用。方法⑴用成年雄性BALB/c小鼠建立SN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即结扎并切断左侧坐骨神经的分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保留腓肠神经。假手术组除不结扎神经外,其余同手术组。于术前及术后用von Frey纤毛测定小鼠左足机械痛阈,推算50%机械缩足阈值(50%MWT),凡术后7天50%MWT≥1.0 g,即认定建模失败,排除在实验之外。⑵腹腔注射二甲双胍或鞘内注射AICAR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⑶小鼠心脏灌注后,分别提取L4-L6段脊髓及患侧坐骨神经标本,提取标本中的RNA,用RT-qPCR测不同分组小鼠脊髓及患侧坐骨神经中AMPKα1和AMPKα2的mRNA表达量。⑷小鼠心脏灌注后,取L4-L6段脊髓及患侧坐骨神经,提取脊髓及坐骨神经中的蛋白,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蛋白中P-AMPKα和AMPKα蛋白的表达量在不同分组小鼠中的变化。结果⑴SNI模型小鼠术后手术侧足可见五趾并拢、足轻度外翻并产生自发性疼痛,存在痛觉过敏。SNI模型小鼠术后3天,手术侧足机械痛阈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建立成功;至术后12天,机械痛阈下降达到峰值,持续至术后21天。⑵用二甲双胍和AICAR治疗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手术侧机械痛阈相比于给药前明显升高(p0.05),证明二甲双胍和AICAR对SNI小鼠产生的痛敏有治疗作用。⑶由RT-qPCR检测得知各组小鼠之间脊髓和患侧坐骨神经中AMPKα1和AMPKα2的表达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MPKα2表达量多于AMPKα1(p0.05)。⑷由western-blot结果得知,与正常小鼠相比,SNI模型小鼠脊髓和患侧坐骨神经中P-AMPKα无变化;给药治疗后P-AMPKα表达量明显上升,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也呈增长趋势,而各组小鼠脊髓和患侧坐骨神经中总AMPKα均无变化。可推测AMPK激动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治疗作用是通过激活AMPK来实现的。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AMPK 二甲双胍 AICAR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5
  • 第一章 绪论15-21
  • 1.1 疼痛概述15-17
  • 1.1.1 疼痛的定义15
  • 1.1.2 疼痛产生的解剖生理基础15-16
  • 1.1.3 疼痛的分类16-17
  • 1.2 神经病理性疼痛概述17-18
  • 1.2.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17
  • 1.2.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类17-18
  • 1.2.3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机制18
  • 1.2.4 神经病理性疼痛现阶段主要的治疗方法18
  • 1.3 AMPK的概述18-19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9-21
  • 1.4.1 研究内容19
  • 1.4.2 技术路线19-21
  • 第二章 建立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21-31
  • 2.1 实验材料21-22
  • 2.1.1 实验试剂21
  • 2.1.2 实验仪器设备21-22
  • 2.1.3 实验所用动物22
  • 2.1.4 实验所用溶液配制22
  • 2.2 实验方法22-26
  • 2.2.1 SN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制备步骤22-24
  • 2.2.2 小鼠模型制备后行为学观察24
  • 2.2.3 行为学测试方式24-25
  • 2.2.4 50%缩足阈值的计算25
  • 2.2.5 排除标准25-26
  • 2.3 统计方法26
  • 2.4 结果26-29
  • 2.4.1 小鼠术后观察26-27
  • 2.4.2 机械痛阈测量结果27-29
  • 2.5 讨论29-31
  • 第三章 AMPK激动剂对NP小鼠的治疗作用31-39
  • 3.1 实验材料31-32
  • 3.1.1 实验试剂31
  • 3.1.2 实验仪器设备31
  • 3.1.3 实验所用动物31
  • 3.1.4 实验所用溶液配制31-32
  • 3.2 实验方法32-33
  • 3.2.1 治疗方法32
  • 3.2.2 治疗后观察及测试方法32-33
  • 3.2.3 排除标准33
  • 3.3 统计方法33
  • 3.4 实验结果33-37
  • 3.4.1 小鼠给药后观察33-34
  • 3.4.2 机械痛阈测试结果34-37
  • 3.5 讨论37-39
  • 第四章 AMPK激动剂治疗NP小鼠作用机制的研究39-53
  • 4.1 实验材料39-42
  • 4.1.1 实验试剂39-40
  • 4.1.2 实验仪器40-41
  • 4.1.3 实验对象41
  • 4.1.4 实验所用试剂配制41-42
  • 4.2 实验方法42-44
  • 4.2.1 实验分组42
  • 4.2.2 标本收集42
  • 4.2.3 RT-qPCR检测AMPK的表达42-43
  • 4.2.4 Western-blot检测脊髓和神经中AMPK和P-AMPK的表达43-44
  • 4.3 统计方法44
  • 4.4 实验结果44-51
  • 4.5 讨论51-53
  • 第五章 总结53-55
  • 5.1 主要结论53
  • 5.2 主要创新点53-54
  • 5.3 不足和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61
  • 综述61-71
  • 参考文献66-71
  • 致谢71-72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72-73
  • 附录73-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娟;凌文华;;AMPK与肥胖[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年11期

2 刘文倩;艾华;;AMPK与肥胖和减肥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3 蔡明春,黄庆愿,高钰琪;AMPK与能量代谢[J];重庆医学;2005年01期

4 葛斌;谢梅林;顾振纶;周文轩;郭次仪;;AMPK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新靶点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年05期

5 徐静;刘毅;完强;贾振华;王荣;;高糖环境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AMPK表达及活性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5期

6 宫克城;丁树哲;;AMPK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在运动介导下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7 罗招凡;李芳萍;丁鹤林;程桦;;AMPKα2基因克隆及其野生型和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8期

8 丁晓洁;王佑民;王丽萍;;高脂饮食对大鼠肝脏组织AMPK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程媛;王佑民;丁晓洁;;肥胖大鼠骨骼肌AMPK表达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黄德强;罗凌玉;王丽丽;罗时文;吕农华;罗志军;;AMPK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o-commitment and Interplay between Akt and AMPK in the 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NO Synthase Phosphorylation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Paul M Vanhoutte;;SIRT1 and AMPK:the Seesaw Effect in Regulating Endothelial Sene-scence[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瑾;朱海波;;新结构类型调血脂化合物与靶蛋白AMPK分子间相互作用初步解析[A];全国第十二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宋海燕;李强;孙玉倩;张巾超;邬艳慧;;AMPK结合蛋白的筛选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AMPK mediated an apoptotic response to combined effect of hypoxia stress and ER stress[A];2012全国发育生物学大会摘要集[C];2012年

6 ZHANG Jian-wei;MA Xiao-wei;DENG Rui-fen;DING Shan;GU Nan;GUO Xiao-hui;;Genetic variability in AMPKαl gene may have synergetic effect with smoking on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chinese type 2 diabetics[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姚远;周京军;裴建明;;AMPK介导无钙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季乐乐;Haifeng Zhang;Feng Gao;;A novel mechanism of preconditioning:Attenuating 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enhanced myocardial glucose uptake via insulin-stimulated Akt and AMPK activation[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3年

9 WU Qiao;;The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Nur77 regulates AMPK activity through LKB1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in glucose metabolism[A];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Jia-Wei Wu;;Conserved elements in allosteric regulation of AMPK[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报告二[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敏;精力充沛基因决定?[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实习生 程凤;不爱锻炼可能与基因缺失有关[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雷;AMP激活的蛋白质激酶(AMPK)调控机制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张秀娟;TSH调节肝脏HMG-CoA还原酶磷酸化修饰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赵顺玉;消积饮联合CIK通过AMPKα/Sp1/EZH2/DNMT1相关通路抗肺癌生长的作用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王红亮;AMPK-α在卤虫胚胎发育过程中对细胞有丝分裂调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周锡红;三甲基甘氨酸通过AMPK途径影响脂肪沉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刘效磊;AMPK/mTOR介导有氧运动提高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书东;AICAR诱导激活的AMPK在肝脏抑制TSH/SREBP-2/HMGCR通路[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杜宇;AMPK调控组蛋白糖基化修饰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朱莉;电镜单颗粒技术研究全长AMPK蛋白的构架及变构效应[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符庆瑛;大肠杆菌双杂交筛选AMPKα2相互作用蛋白[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志强;AMPK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改善高糖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2 肖瑶;AMPK对低氧诱导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3 王玉兵;HIF-1α、AMPK、E-cadher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魏苏玉;乙醇对H4-ⅡE细胞脂质代谢及AMPK表达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5 陈婷;肌肉特异敲除AMPKα2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二东;铜离子及模拟太空环境通过ROS/AMPK信号诱导人B淋巴母细胞凋亡[D];兰州大学;2015年

7 徐英秀;硫化氢通过AMPK激活调控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极化状态[D];苏州大学;2015年

8 黄艳;AMPK和SIRT-1参与定时高脂饮食对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杨霞;AMPK参与线粒体通路介导的氟致H9c2心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闫旭红;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睾丸脂联素及其受体、AMPK、AKT和eNOS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AMPK激动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11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