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本文关键词: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探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显示颅内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纤维束损伤程度及解剖关系的临床价值。2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定量分析测量正常人的皮质脊髓束(CST)的FDi值、FA值,研究二者的相关性。3探索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TI)各参数在不同颅内肿瘤(脑膜瘤、低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的差异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3例脑肿瘤:26例良性肿瘤,包括13例良性脑膜瘤(WHOI级),13例低级别胶质瘤(WHO I-II级);27例恶性肿瘤:包括5例恶性脑膜瘤(WHOII、III级),12例高级别胶质瘤(III-IV级),10例转移瘤。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原始数据采集后传入Extended MR workspace 2.6.3.4工作站,应用飞利浦公司提供的Fiber Track软件包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分别获取各自的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分析肿瘤瘤周白质纤维束与肿瘤的关系。测量、分析25例高低级别胶质瘤肿瘤不同区域ADC值、FA值及FDi值,即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对侧正常白质区;对11例健康正常人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并进行白质纤维束的三维重建,设定种子2D ROI,ROI分别设置在脑桥基底部及内囊后肢,然后通过“跟踪多个ROI的神经纤维束”形成双侧CST三维示踪图像,并由软件计算获得双侧CST的条目数及FA值,由公式FDi=纤维束条目数/ROI面积或像素,求得相应FDi值;测量25例胶质瘤、18例脑膜瘤、10例转移瘤肿瘤实质区、坏死区、瘤周水肿区FA值,计算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良性、恶性肿瘤,瘤周白质纤维束都可以发生移位;瘤周水肿区白质纤维束也可以表现为水肿、浸润和破坏,良性以及低度的恶性脑肿瘤区纤维主要是水肿、浸润;恶性肿瘤纤维主要是破坏,白质纤维束的破坏保持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密切相关性,恶性程度越高,破坏程度越重。2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其实质区的ADC值比瘤周水肿区要低;二者肿瘤实质区和瘤周水肿区以及邻近白质区对比正常对侧白质区,他们的ADC值差异明显(P0.05);高级别胶质瘤其肿瘤实质区与水肿区的ADC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实质区ADC值(1.265±0.064)×10-3 mm2/s比低级别胶质瘤实质区要高(1.075±0.032)×10-3 mm2/s,而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FA值与瘤周水肿区FA值之间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邻近白质区及对侧白质区FA值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和高级别的胶瘤它们的肿瘤实质区和瘤周水肿区包括邻近白质区和对侧白质区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级别高的肿瘤其实质区的FA值(0.223±0.051)显著比低级别的胶质瘤其实质区要高(0.175±0.036),且差异明显(P0.05)。低级别的胶质瘤其水肿区的FDi值较之高级别的胶质瘤要高,而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的健康人其皮质脊髓束的FA值与纤维束密度FDi值具有正的线性相关(r=0.784,P0.05)。4不同肿瘤弥散张量的差异,不同肿瘤实质FA差异:脑膜瘤FA值比胶质瘤和转移瘤明显增高,胶质瘤比转移瘤明显增高。坏死区FA的差异: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瘤周水肿FA值的差异:仅在胶质瘤与脑膜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脑膜瘤瘤周水肿的FA比胶质瘤高。结论:1磁共振DTI及DTT技术可较好显示脑肿瘤与周围白质纤维束的关系,并且安全,无损伤。2 DTI结合常规MRI检查,有助于不同种类、不同等级肿瘤的鉴别诊断。3 FDi是白质纤维束密度的量化指标;是FA值的量化和补充。4相对于基础的MR检查,磁共振DTI及DTT新技术能够用于鉴别脑内功能正常白质纤维与由于肿瘤造成影响的白质纤维。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 颅内肿瘤 白质纤维束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41;R445.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英文缩写9-10
- 前言10
- 材料和方法10-13
- 结果13-16
- 附图16-23
- 附表23-26
- 讨论26-32
- 结论32
- 参考文献32-35
- 综述DTI研究现状及进展35-42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个人简历4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志峰;王如密;郑兆聪;;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7年Z1期
2 吴志峰;王如密;郑兆聪;陈自谦;叶友强;;弥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致皮质脊髓束损伤中的初步研究[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吴志峰;王如密;郑兆聪;李小平;叶友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脑出血致皮质脊髓束损害的诊断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年04期
4 吴志峰;王如密;郑兆聪;;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06期
5 王涛;王安生;高燕军;张胡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应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6 王安生;王涛;高燕军;常树林;张胡金;;弥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彦景;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不同时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及fMRI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王小洁;共济失调患者手共济运动中枢变化特征的BOLD-fMRI定量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3 吴志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损害及预后评估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4 王敏锐;脑卒中者及正常人手足运动脑机制的fMRI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1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