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人胶质瘤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及诱导分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01:28

  本文关键词:人胶质瘤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及诱导分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对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干细胞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相关研究,揭示胶质瘤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细胞向脂肪细胞及成骨细胞分化的条件及可能的机制;进一步展望诱导分化方法作为一种新颖的脑胶质瘤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常规传代培养胶质瘤细胞株U251,并将U251细胞传代培养于24孔细胞培养板中,恒温CO2细胞培养箱培养。待细胞贴壁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U251细胞,并检测U251中干细胞标志物Sall4、NCAM、Oct4、Sox2、Nestin、和S100β表达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观察U251细胞上述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贴壁生长的U251细胞分别经成脂肪细胞诱导培养基(含有2μmol/L胰岛素、500μmol/L(IBMX)、1μmol/L地塞米松、200μmol/L吲哚美辛)和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基(含有100mmol/L地塞米松、10mmol/Lβ-甘油磷酸钠及0.05mmol/L维生素C)诱导分化后,分别用油红O染色方法检测细胞中脂滴形成情况,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中钙结节形成情况。CCK8法检测经诱导分化后U251细胞生长曲线。免疫蛋白印迹法分别测定脂肪细胞和成骨特异性蛋白表达以及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自噬和凋亡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多种干细胞标志物均在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稳定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U251中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神经嵴干细胞标记物Nestin、神经胶质细胞标记物S100β,多能干细胞标记物Sall4、Oct4及神经干细胞的标记物Sox2均能够稳定表达。2.U251细胞经诱导后可以向脂肪细胞分化。在贴壁生长的胶质瘤细胞中加入成脂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基后,经过诱导不同的时间梯度,油红O染色发现胶质瘤细胞中出现脂滴,并且随着诱导的时间越长,脂滴数量增多并融合增大,且细胞增殖速度减慢,这点由CCK8实验结果得以证实。通过免疫蛋白印迹实验结果发现经诱导培养基诱导后的胶质瘤细胞中脂肪细胞相关特异性蛋白表达增加。3.U251细胞经诱导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在贴壁生长的胶质瘤细胞中加入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基后,经过诱导不同的时间梯度,茜素红染色发现胶质瘤细胞中出现大量钙结节,并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钙结节增多。CCK8实验结果显示经诱导分化后肿瘤细胞增殖减慢;免疫蛋白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成骨细胞相关特异性蛋白表达增多,并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自噬及增殖相关蛋白表达也增加。结论:1.人胶质瘤细胞U251具有干细胞特性和多向诱导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能够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2.诱导分化剂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并能够促进U251细胞发生终末分化并出现细胞自噬和凋亡现象。3.诱导分化方法能够作为人胶质瘤是一种潜在的、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法。
【关键词】:脑胶质瘤 诱导分化 干细胞特性 细胞凋亡 自噬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9.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中英文对照表9-13
  • 第一章 绪论13-17
  • 1.1 胶质瘤13
  • 1.2 肿瘤干细胞13-14
  • 1.3 诱导分化治疗14-15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15-17
  • 第二章 人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干细胞特性鉴定17-23
  • 2.1 实验材料17-19
  • 2.1.1 细胞株:人胶质瘤U251细胞购于上海细胞库,,由本实验室保存于液氮。17
  • 2.1.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17
  • 2.1.3 主要实验设备及耗材:17-18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18-19
  • 2.2 试验方法19-20
  • 2.2.1 细胞培养19-20
  • 2.2.2 免疫荧光鉴定胶质瘤细胞的干细胞特性20
  • 2.3 实验结果20-21
  • 2.4 讨论21-23
  • 第三章 体外诱导人胶质瘤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23-35
  • 3.1 实验材料23-26
  • 3.1.1 细胞株23
  • 3.1.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23-24
  • 3.1.3 主要实验设备及器材24
  • 3.1.4 主要试剂的配制24-26
  • 3.2 试验方法26-30
  • 3.2.1 U251细胞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26
  • 3.2.2 油红O染色26-27
  • 3.2.3 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脂肪细胞相关蛋白表达27-29
  • 3.2.4 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29-30
  • 3.2.5 统计学分析30
  • 3.3 实验结果30-33
  • 3.3.1 油红O染色结果30-31
  • 3.3.2 免疫印迹结果及统计分析31-33
  • 3.3.3 经成脂诱导分化后U251细胞生长曲线33
  • 3.4 讨论33-35
  • 第四章 体外诱导人胶质瘤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35-42
  • 4.1 实验材料35-36
  • 4.1.1 细胞株35
  • 4.1.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35-36
  • 4.1.3 主要实验设备和耗材36
  • 4.1.4 主要试剂的配制36
  • 4.2 试验方法36-37
  • 4.2.1 U251细胞的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36
  • 4.2.2 茜素红染色36-37
  • 4.2.3 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成骨细胞相关特异性蛋白表达37
  • 4.2.4 CCK8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曲线测定37
  • 4.2.5 统计学分析37
  • 4.3 实验结果37-40
  • 4.3.1 茜素红染色结果37-38
  • 4.3.2 免疫印迹结果及统计分析38-39
  • 4.3.3 经成骨诱导分化后U251细胞生长曲线39-40
  • 4.4 讨论40-42
  • 实验总结及展望42-43
  • 1.实验总结42
  • 2.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9
  • 综述49-62
  • 参考文献55-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硒对肿瘤新生血管的诱导分化机制[J];中国肿瘤;2000年10期

2 罗琳,杨日楷,刘汉锋,牛威林,邓东红,程鹏;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成为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4年04期

3 师铁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J];吉林医学;2006年01期

4 胡资兵;曾荣;郭伟韬;林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43期

5 郑心田;孟恒星;李广平;徐燕;刘长乐;邱录贵;;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李崇渔,张义成,陈燕,王辨明;联合诱导分化方案治疗急非淋白血病的疗效分析和实验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2年01期

7 戴勤勇;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研究[J];白血病;1998年04期

8 刘廷析,茅矛,陈竺,王振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及诱导分化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年12期

9 冯琳琳,王金成,尹飞,高忠礼;不同条件下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中的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0期

10 陈兆明;王振义;;单核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的研究[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江凌勇;赵志河;樊瑜波;;缺氧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诱导分化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陈世伟;王欣;李传华;;跃迁诱导分化论指导下的恶性肿瘤的治疗[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朱楚洪;应大君;张伟;董世武;魏勇;;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孙丽莉;张文彩;谭玉珍;;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和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杨景全;高伟阳;陈星隆;李志杰;丁健;周飞亚;;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影响[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素一;韩春茂;;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表皮样细胞的诱导分化[A];浙江省第十五届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杨景全;高伟阳;陈星隆;李志杰;丁健;周飞亚;;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影响[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杨立信;徐志云;黄盛东;刘延玲;张宝仁;;骨髓诱导分化内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实验研究[A];全国心脏瓣膜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余细勇;李晓红;林秋雄;单志新;钟久昌;黄薇;杨敏;林曙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心肌细胞表型的调控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0 朱孟芝;董雅娟;王文明;刘玮;张守宝;董懿为;柏学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上皮细胞的影响因素[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义;诱导分化开辟肿瘤治疗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8年

2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教授 马军邋衣晓峰 整理;诱导分化 治疗恶性肿瘤[N];健康报;2007年

3 通讯员 王根华 记者 陈青;诱导分化 让癌细胞“改邪归正”[N];文汇报;2008年

4 ;诱导分化让癌细胞有了“克星”[N];上海科技报;2008年

5 传统医学博士 裴国增;21世纪治疗肿瘤哪种方法好[N];中国老年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心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及差异表达基因的微阵列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2 王志强;人孤雌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肠上皮干细胞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3 陈雪梅;人胚胎干细胞传代培养和神经诱导分化过程中基因组遗传变异的动态变化[D];郑州大学;2013年

4 房芳;Hath6调控内皮细胞分化与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5 柳林欣;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组织因子表达及调控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习佳飞;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7 施铭岗;人脑胶质瘤诱导分化综合治疗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8 牟大鹏;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前后差异表达基因[D];吉林大学;2007年

9 吴晓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肠神经元的诱导分化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慕蕊;Slingshot-1L磷酸酶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心肌诱导分化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新月;内质网应激反应在脂肪基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作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邱莹;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视网膜祖细胞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王Oz荃;脂肪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Bcl-2/Bax调控蛋白与线粒体凋亡的关系[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婕;Wnt-10a在红系分化中的功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宁;牛蒡子诱导分化白血病细胞K562的物质基础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6 董涵;IGF1对诱导分化过程中猪脂肪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7 李丹丹;DSC_2基因沉默对P19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8 王景文;人胶质瘤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及诱导分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杜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李建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诱导分化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北煤炭医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人胶质瘤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及诱导分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25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f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