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磁共振成像异常与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15:52

  本文关键词: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磁共振成像异常与临床相关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偏头痛是一种较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偏头痛反复发生的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将导致脑终末小动脉的血流量异常,脑血管痉挛收缩期有可能急剧减少穿支动脉的血流量,导致脑白质特别是深部脑白质变性的发生。最近Swartz等研究证实偏头痛患者比非偏头痛患者在MRI白质异常方面有更高的危险性,但白质损伤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偏头痛的反复发作引起脑微血管损伤有关。国内李现亮等应用DT-MRI(MRI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胼胝体神经纤维存在微细结构完整性的改变,且随着病程越长、头痛频率增加,这种完整性损害更明显。国外也有实验证明偏头痛患者血浆HCY高于正常,可能与其通过诱导产生过氧化物,引起血管壁损伤,促进炎症因子大量产生,同时也可产生一些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脑白质损伤。目前已有偏头痛与临床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但从核磁共振研究偏头痛脑白质损伤与临床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文对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磁共振异常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展开初步探讨。本研究通过分析偏头痛患者的脑白质磁共振成像异常(脑白质损伤)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而探讨引起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磁共振成像异常的临床危险因素,为偏头痛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1临床分组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偏头痛并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的98例患者,根据MRI检查结果将偏头痛患者分为有脑白质损伤组和无脑白质损伤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先兆症状、头痛病程、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严重程度、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将上述临床相关因素与脑白质损伤之间的关系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磁共振检查所有患者采用美国GE公司3.0T(型号w-750)核磁行头颅核磁共振FLAIR、T1WI及T2WI检查,各序列层厚均为5.0 mm,层间隙均为1.5mm。脑白质损伤评估:脑白质损伤影像上显示脑白质区T2或FLAIR出现高信号,T1未出现低信号改变。3 HCY测定空腹抽取静脉血3m L,应用日本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原装试剂,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1各组例数根据MRI检查结果,有脑白质损伤31例,无脑白质损伤67例,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伤发生率为31.6%。2脑白质损伤好发部位脑白质损伤患者病灶累计64个,其中额叶病灶23个(35.9%)、顶叶病灶15个(23.4%)、基底节区13个(20.3%)、颞枕叶9个(14.1%)、后循环(脑干、小脑)4个(6.3%),额、顶叶合计占59.3%,脑白质损伤好发部位为额叶、顶叶。3两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头痛持续时间、头痛严重程度、睡眠质量、焦虑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脑白质损伤组和无脑白质损伤组有先兆症状的分别为38.7%和19.4%,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脑白质损伤组和无脑白质损伤组有家族史的分别为16.12%和14.9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脑白质损伤组和无脑白质损伤组头痛病程分别为8.3±3.5年和5.2±2.1年,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脑白质损伤组和无脑白质损伤组发作频率分别为4.7±2.3次/月和3.5±3.4次/月,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脑白质损伤组和无脑白质损伤组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19.7±4.4和16.7±3.5,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脑白质损伤组和无脑白质损伤组HCY分别为(19.6±1.3)umol/L和(12.7±1.4)umol/L,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OR=0.928)、先兆症状(OR=2.314)、头痛病程(OR=1.524)、同型半胱氨酸(OR=2.024)均是偏头痛患者出现脑白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伤好发部位为额顶叶。2家族史、先兆症状、头痛病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引起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偏头痛 MRI 脑白质损伤 临床相关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7.2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15
  • 结果15-17
  • 附图17-19
  • 附表19-21
  • 讨论21-26
  • 结论26
  • 参考文献26-30
  • 综述 偏头痛患者脑结构异常研究进展30-42
  • 参考文献36-42
  • 致谢42-43
  • 个人简历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亚军,滕军放,王春燕,方树友;偏头痛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年03期

2 李广安,李金芳,刘洪玲,程立新;偏头痛患者综合干预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4期

3 陈志强,洪加林,孙晟,朱敏;偏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05年06期

4 Hershey A.D.,Powers S.W ,陈云春;偏头痛及慢性偏头痛患者的基因组异常:血液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提示血小板出现异常[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5 Anagnostou E.,Mitsikostas D.D. ,郭俊;偏头痛患者的时间知觉:一项实验性配对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6 Hamelsky S.W.,Lipton R.B. ,Stewart W.F. ,夏峰;采用支付意愿模式评估偏头痛患者的负担[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7 程伟进 ,胡红玲 ,蓝利民;偏头痛患者的情绪[J];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10期

8 Oelkers-Ax R.;Parzer P.;ReschF.;Weisbrod M. ;夏峰;;图像反转习惯范例调查偏头痛患者早期视觉处理的成熟度发生改变[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9期

9 Foley K.A.;Cady R.;Martin V.;江山;;早期和轻度治疗:确诊偏头痛患者服用药物的时机[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10期

10 Aurora S.K.;Barrodale P.;Chronicle E.P.;Mulleners W.M.;江山;;慢性和发作性偏头痛患者的皮质抑制减少和所表示的疾病谱[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贤平;易飞;;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调查[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凤鹏;于生元;董钊;姜磊;邱恩超;刘若卓;;偏头痛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3 许贤平;易飞;;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调查[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秦近近;陈春富;;肥胖指标对偏头痛患者的影响[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5 袁鸣芳;何世民;蒋健;;灵通胶囊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薛慎伍;;老年偏头痛患者血细胞钙含量与脑血流量变化的关系[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余海;朱海兵;钟善全;刘铮;赖燕蔚;;偏头痛患者的皮肤异常性疼痛[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运锋;周冀英;谭戈;李雪莲;冉丽;陈力学;;神经内科门诊偏头痛患者头痛频率相关性临床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王正银;杨新荣;;健康教育对偏头痛患者干预作用的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10 薛慎伍;;老年颈动脉病变偏头痛患者血细胞中钙含量与脑血流量变化的关系[A];首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杨浦 吴永国;偏头痛患者要注意些什么?[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2 北京市西苑医院神经二科 吴妍彦 张宝利;偏头痛患者吃东西要当心[N];健康报;2009年

3 袁浩龙;偏头痛患者的冬季保健[N];江苏经济报;2001年

4 阿胜 编译;“头痛”令人真头痛[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特异性症状治疗药物应受重视[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金良;女性为何多头痛[N];云南科技报;2002年

7 益生;麻醉剂往往对非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无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慢性每天头痛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9 丁香;鲜为人知的疼痛事实[N];医药经济报;2008年

10 王功立;辨明头痛类型 荐药不再“头痛”[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娜;预防性治疗对偏头痛患者中枢敏化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喻大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薛婷;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静息状态异常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勇;针刺治疗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默认模式网络影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任毅;针刺足临泣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默认模式网络影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生;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磁共振成像异常与临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华祥;偏头痛患者头晕的调查及预防性药物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3 赵世春;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4 齐晶晶;71例偏头痛患者非头痛症状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任旭;偏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的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郭艳娥;偏头痛患者听力及脑干功能状态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7 李金莲;不同类型偏头痛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朱洲;头痛门诊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9 张君;偏头痛患者卵圆孔未闭及脑白质损害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彭金鑫;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磁共振成像异常与临床相关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26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e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