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8 17:34
背景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它不仅影响大脑的功能,也影响多个其他的器官系统功能。据估计,每年每10万人中有2-22例发生急性SAH,其中60%的急性SAH出现于40至60岁的人群中。尽管近年来急性SAH的死亡率稳步下降,从大于50%下降至大约35%,但这一疾病仍与相当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急性SAH最常见的病因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即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颅内动脉瘤属于脑血管意外,是指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突出。目前,对于aSAH的患者,其评价预后的指标通常是采用传统的临床预后模型。然而,采用传统的临床预后模型对于评价预后的价值仍然不足,目前我们仍需要对aSAH患者的风险分层进行改善。相关证据表明,血清T3浓度可以作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重要的评价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包括aSAH、脑出血和缺血性疾病。血浆T3浓度低于正常水平与aSAH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较高、健康状况较差、临床病程较复杂、出院预后较差有关。血浆T3浓度的降低也与aSAH患者的长期死亡率较高和残疾率增加有关。aSAH后,低T3综合征出现在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中,但血浆T3浓度与aSA...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碘化甲状腺氨酸的结构
27图2 炎症期间下丘脑神经元对于甲状腺激素信号反应的示意图炎症激活第三脑室内的脑室膜细胞中的NFκB通路。NFκB启动子含有D2表达反应元素,从而启动D2的基因转录,促使大脑中脑室膜细胞D2表达上调。NFκB的结合上调了D2 的表达和活性, 从而刺激了 T4 转换为 T3。T3 将进入相邻神经元并与神经元 TRβ结合, 从而调节 TRH 的转录活性。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β= 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H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FκB=核因子ΚB(从B 淋巴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的一种蛋白因子,当受到刺激因素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病毒、氧自由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CU患者低T3综合征的发病率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黄承照,陈小卓.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02)
[2]低T3综合征对重症疾病及其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华,韩艳秋. 医学综述. 2015(04)
[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指南(ASA/AHA2012版)(下)[J]. Connolly ES,Rabinstein AA,Carhuapoma,孙澎,范存刚,张庆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3(04)
本文编号:3290041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碘化甲状腺氨酸的结构
27图2 炎症期间下丘脑神经元对于甲状腺激素信号反应的示意图炎症激活第三脑室内的脑室膜细胞中的NFκB通路。NFκB启动子含有D2表达反应元素,从而启动D2的基因转录,促使大脑中脑室膜细胞D2表达上调。NFκB的结合上调了D2 的表达和活性, 从而刺激了 T4 转换为 T3。T3 将进入相邻神经元并与神经元 TRβ结合, 从而调节 TRH 的转录活性。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β= 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H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FκB=核因子ΚB(从B 淋巴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的一种蛋白因子,当受到刺激因素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病毒、氧自由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CU患者低T3综合征的发病率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黄承照,陈小卓.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02)
[2]低T3综合征对重症疾病及其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华,韩艳秋. 医学综述. 2015(04)
[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指南(ASA/AHA2012版)(下)[J]. Connolly ES,Rabinstein AA,Carhuapoma,孙澎,范存刚,张庆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3(04)
本文编号:3290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2900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