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注意网络偏侧化发育发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9 12:00
  研究背景尽管人类大脑左右半球在解剖学和功能水平上均具有高度对称性,虽左右两半球在结构上相似,但在高级认知功能上却很不相同,这种结构和功能的不对称性的现象称之为偏侧化。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注意是人类认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往研究发现在健康成年人中,注意功能表现为右半球优势,但是该优势随着年龄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功能的改变趋势尚不清楚。因此了解注意功能偏侧化随着年龄的变化,对我们了解大脑功能的发育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注意网络的偏侧化随年龄增长的改变。方法本研究招募195名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被试,按照年龄将被试分为六组,第一组年龄为8岁-12岁、第二组年龄为13岁-18岁、第三组年龄为19岁-28岁、第四组年龄为29岁-38岁、第五组年龄为39岁-48岁,第六组年龄为49岁-68岁。采用偏侧化注意网络测试(Lateralized Attention Network Test;LANT),评价被试的注意网络功能,探究不同组别的注意网络差异,进而探究注意网络偏侧化随年龄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网络偏侧化发生改变,且不同成分改变不同。定向网络中定向获益的偏侧随着年...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注意网络偏侧化发育发展的研究


LANT实验程序Fig1LANTExperimentalProgram

半球,反应时,线索,统计学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p=0.458,偏η2=0.02);分析各组双侧半球在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结果提示:在8-12岁年龄组,双侧半球在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RT=628msecvsRHRT=623msec,F(1,188)<1,p=0.436,偏η2<0.01);在13-18岁年龄组,双侧半球在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RT=548msecvsRHRT=553msec,F(1,188)<1,p=0.341,偏η2<0.01);在19-28岁年龄组,双侧半球在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RT=691msecvsRHRT=692msec,F(1,188)<1,p=0.814,偏η2<0.01);在29-38岁年龄组,双侧半球在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RT=722msecvsRHRT=721msec,F(1,188)<1,p=0.927,偏η2<0.01);在39-48岁年龄组,双侧半球在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RT=773msecvsRHRT=779msec,F(1,188)=1.5,p=0.216,偏η2<0.01);在49-68岁年龄组,双侧半球在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RT=831msecvsRHRT=839msec,F(1,188)=2.4,p=0.123,偏η2=0.01)。图2为不同组别双侧半球定向获益效应以及不同组别双侧半球在双线索、有效线索下的反应时。图2:定向获益偏侧以及双侧半球反应时。A为各组双侧半球定向获益效应,B为各组双侧

线索,半球,反应时,有效性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学意义(F(2,191)=1.2,p=0.291,偏η2=0.01),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191)=3.5,p=0.033,偏η2=0.04),结果提示8-38岁组、39-48岁组和49-68岁组线索有效性的偏侧化发生了改变,线索有效性效应的偏侧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从无到有的现象。由于线索有效性是有效条件和无效条件下的反应时,所以近一步分析双侧半球在有效线索和无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相应结果见4.2.1和4.2.2。图4为不同组别双侧半球线索有效性效应以及不同组别双侧半球在无效线索、有效线索下的反应时。图4线索有效性偏侧以及双侧半球反应时。A为各组双侧半球线索有效性效应,B为各组双侧半球在无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C为各组双侧半球在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p<0.05.Fig4:Validityeffectsandreactiontimeineachhemisphereandineachgroup.FigAshowedvalidityeffectsineachhemisphereineachgroup.Bshowedthereactiontimeforeachhemisphereininvalidcuesituationsbetweengroups.Cshowedthereactiontimeforeachhemisphereinvalidcuesituationsbetweengroups.*:p<0.05.4.3警觉注意网络偏侧化的改变


本文编号:3290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290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2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