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颈部血管超声指标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7 09:19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在脑卒中高危人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495例脑卒中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增厚及存在斑块的患者分为阳性组(337例),将颈动脉内膜IMT正常患者分为阴性组(158例)。对比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不同侧颈动脉IMT增厚情况、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及颈动脉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49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发生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者共有337例(68.08%);年龄与其发生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高血压、高血脂、吸烟是导致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影响因素(P<0.05),其中吸烟是影响最显著的因素。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的形成与年龄关系密切,吸烟是影响IMT增厚的最主要的因素,颈动脉彩超可辅助临床尽早干预脑卒中的发生,并对其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48(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检查方法
    1.4 问卷模式调查
    1.5 观察指标判定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段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布
    2.2 各个年龄段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布
    2.3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IMT增厚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3.1 单因素分析
        2.3.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时效性激励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遗留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期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王少琴,赵海娟,李敏.  中国医刊. 2019(11)
[2]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 杨海蕾,陈晨,屈秋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6)
[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降胆固醇治疗及进展[J]. 魏妤.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04)
[4]早期康复治疗在ICU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 宋东庆,李淑景,王玉春,张正寿,谭通.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02)
[5]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 杨德斌,金琳,王迎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09)
[6]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J]. 蔡国恩,叶钦勇,熊文婷,陈滢,郑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02)
[7]多中心超声筛查中国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结果的初步分析[J]. 华扬,陶昀璐,李梅,勇强,何文,赵晖,罗燕,张艳,彭涛,于德林,潘旭东,吴春霞,牛小媛,胡凤云,何香芹,袁建军,褚文,唐凤珍,艾红,崔进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4(12)



本文编号:3305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305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c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