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低剂量CT血管造影应用于临床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中的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9 10:48
  目的探讨低剂量CT血管造影应用于临床颈动脉狭窄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将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196例诊断为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血管造影与颈动脉超声进行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CT血管造影在诊断轻度狭窄和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及闭塞的准确性与超声检查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及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在诊断软斑与混合斑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在诊断硬斑上的一致性较差(K<0.4)。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血栓形成与颈动脉溃疡斑块的准确率明显低于超声检查,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CT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在评价颈动脉狭窄上具有较高价值,且两者均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但超声检查在诊断溃疡斑块及颈动脉血栓方面更具优势,因此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 

【文章来源】: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18(11)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低剂量CT血管造影应用于临床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中的效果分析


MIP图像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

图像,椎动脉,基底动脉,分叉


VR图像示左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

横断面图,椎动脉,基底动脉,图像


图3 VR图像示左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图5 16-MSCTA原始横断面图示双侧颈内动脉分叉处有钙化斑块形成,同时还发现左侧颈内动脉有低密度软斑块形成并管腔狭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查与CT血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分析[J]. 钟跃,邱伟,廖珍兰,张灌生,王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09)
[2]螺旋CT血管造影和颈部血管超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系统的检查价值[J]. 付亚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18)
[3]不同扫描方式在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 傅岩,徐志锋.  医疗卫生装备. 2018(08)
[4]螺旋CT血管造影和颈部血管超声对急性脑梗死动脉系统的评价[J]. 卢敏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15)
[5]CT血管造影检查与颈动脉彩超检查对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 徐莹.  医疗装备. 2018(12)
[6]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J]. 高鹏,成新玲,董志辉,杜诗霖,刘庆生,陆方方.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01)
[7]脑分水岭梗死的CT应用研究进展[J]. 项美玲,聂志余.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6)
[8]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与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J]. 吕旭光,辜赶超,杨宏伟,吕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11)
[9]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病变检测中的应用[J]. 富鹏,任静华.  医疗装备. 2017(15)
[10]双源CT血管造影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J]. 罗焕,高律萍,陈红,曹成瑛,杨陵武.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07)



本文编号:3331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331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c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