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胶质瘤分子数据库的建立及免疫相关分子IL4I1与LGALS3对胶质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14:50
  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子标记被发现可作为胶质瘤分型、预后和治疗的指标。2016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更新正式引入了 IDH、ATRX、lp/19q等重要分子标记。与传统的组织学分类相比,这次修订提供了胶质瘤全新的分子分型,并提出了“整合诊断”的概念。然而这次修订中仍缺少中国胶质瘤患者数据。尽管采用了新的分子分型进行整合诊断,目前胶质瘤主流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联合放化疗,其总体预后和治疗效果仍不理想。现在,免疫治疗在多种肿瘤治疗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和希望,且已有研究发现高度侵袭性和免疫逃逸是导致胶质瘤复发率高、预后差的重要原因。因此,进一步探索中国胶质瘤患者的分子特征,并寻找新型免疫相关分子尤为重要。研究方法通过IHC、PCR、Sanger测序、FISH等技术检测大样本胶质瘤中的分子标志物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胶质瘤中重要的免疫相关分子,通过上调或干扰IL4I1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应用MTT、平板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划痕愈合、Transwell侵袭实验、细胞因子芯片等实验观察IL4I1对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和免疫逃逸的影响。通过RNA-seq及Western Bl...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胶质瘤分子数据库的建立及免疫相关分子IL4I1与LGALS3对胶质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图3-1胶质瘤中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Figure?3-1?The?screening?of?immune-related?genes?in?glioma??

胶质,石蜡,情况


?博士学位论文???2.2?IL411在胶质瘤石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了进一步研宄IL4I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我们选用了第一部分制作了??好的分子信息和组织完整的315例胶质瘤石蜡组织芯片及22例正常脑组织石蜡??切片进行IL4I1免疫组化检测(图3-3)。共有12例芯片组织发生掉片,最终病??例数为303例。对所有标本点采用12分法评分(染色强度0-3x面积1-4),统计??所有芯片点中IL4I1蛋白表达情况。经过对303例的染色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胶质瘤组织中IL4I1免疫组化染色强度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丨L4I1??在正常脑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胶质瘤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并且随着胶质瘤??WHO级别的增加而表达升高,且主要高表达于丨DH野生型胶质瘤(IDH-LGG??及IDH-GBM),此外,我们还发现特定胶质瘤组织学类型: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大部分为IL4I1高表达(11/13,84.6%)。??A?/?'?E??Th??icore?ol?AUC=0-64fi.?P^O.OOI??/?'??R?f*rw?(e?lln#??c?,?-—??f=^??图3-3免疫组化检测IL4I1在胶质瘤石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50??

胶质瘤分子数据库的建立及免疫相关分子IL4I1与LGALS3对胶质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图3-15?1L4I1促进PBMC的M2极化??Figure?3-15?IL4I1?promotes?M2?polarization?of?PBMC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进展[J]. 陈万青,李霓,石菊芳,任建松,陈宏达,李江,代敏,赫捷.  中国肿瘤. 2019(01)
[2]高效实用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对照体系的建立[J]. 陈杰伟,刘君,张淦梅,卢佳斌,杨远忠,廖定准,蔡木炎,肖永波.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7(02)



本文编号:3334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334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2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