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11-06 11:33
  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进展的全过程,与多种脑血管病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炎症反应的两大参与者,推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整合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信息,不仅可有效反映炎症反应强度,还证实与多种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等)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该比值因其实用价值在临床中的应用具备一定潜能。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36(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NLR意义
2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AS的机制
    2.1 中性粒细胞致AS机制
        2.1.1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2.1.2 促进单核细胞聚集
        2.1.3 激活巨噬细胞并产生泡沫细胞
        2.1.4 促进斑块易损性
    2.2 淋巴细胞参与AS
3 NLR与AS的临床研究
4 NLR与脑血管病
    4.1 NLR与缺血性卒中
        4.1.1 NLR与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关系
        4.1.2 NLR与缺血性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4.1.3 NLR与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关系
    4.2 NLR与脑出血
    4.3 NLR与颅内动脉瘤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细胞介素-17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 郭国峰,李新芸,陈茂.  现代医学. 2016(09)
[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J]. 姜红,吴舰,魏光如,何洋,向亚娟,高旭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01)
[3]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Hunt-Hess分级的相关性分析[J]. 杜君,王永红,李永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6(01)
[4]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面积的预测价值[J]. 姜红,黄文凤,陈玉珍,向雅娟,杨团峰,强峻,赵春维,高旭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08)



本文编号:3479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479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a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