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的MRI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20:00
本文关键词: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的MRI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一部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评估帕金森病嗅觉相关脑区功能变化的初步研究目的: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探讨帕金森病(PD)伴有嗅觉障碍的患者嗅觉相关脑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黑质ADC值变化的相关性,评价DWI在帕金森病嗅觉功能评估及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PD组患者35例,对照组35例为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人,其中所有PD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嗅觉功能障碍。使用16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对PD组和对照组进行DWI序列扫描,测量并计算出嗅觉相关脑区(直回、眶额回、PCA区、海马和海马旁回)及黑质的ADC值,其中PCA区指梨状皮层及杏仁周区。分析比较两组间各个ROI的ADC值差异,对PD组嗅觉相关脑区ADC值与黑质ADC值及HY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D组直回、PCA区及黑质ADC值均大于对照组相应感兴趣区,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06、10.097、2.262,P值分别为:0.023、0.000、0.025);两组其他嗅觉相关脑区(眶额回、海马和海马旁回)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黑质与直回、黑质与PCA区ADC值均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146、0.203,p值分别为:0.229、0.092)。PD组HYI级与HYII级嗅觉相关脑区ADC值比较分析:HYII级PD患者直回、海马及海马旁回ADC值(分别为:0.778±0.099、0.871±0.084)均大于HYI级PD患者相应脑区的ADC值(分别为:0.712±0.122、0.828±0.07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回:t=-2.480、P=0.016;海马及海马旁回:t=-2.242、P=0.028);而两组眶额回、PCA区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直回、PCA区及黑质的ADC值均增高,直回、海马及海马旁回的ADC值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嗅觉相关脑区的ADC值分析有助于PD的早期第二部分磁共振双回波成像序列T2值评估帕金森病嗅觉相关脑区铁含量及嗅觉功能的价值目的:应用磁共振双回波成像序列对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T2值进行测量,评估相关大脑区域铁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嗅觉功能改变的相关性,以探讨磁共振双回波序列T2值在反映PD相关脑区铁含量及其嗅觉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PD组为29例早期PD患者,对照组为33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人。对所有PD患者及对照组进行嗅觉功能检测。使用16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对PD组和对照组进行双回波序列轴位扫描,利用专用软件进行后处理,分别测量嗅觉相关脑区(直回、眶额回、PCA区、海马及海马旁回)的T2值及其相应的铁含量,统计分析PD组和对照组各嗅觉相关脑区T2值及铁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嗅觉功能、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嗅觉功能检测,29例PD患者中有12例嗅觉正常,17例嗅觉减退,无嗅觉丧失患者;33例正常对照组均无嗅觉功能障碍。PD组和正常对照组同组内左、右侧嗅觉相关脑区的T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与正常对照组PCA区、海马及海马旁回的T2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25、-2.265,P值分别为:0.000、0.025),且PD组PCA区、海马及海马旁回的T2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D组与正常对照组直回、眶额回T2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HYI级与HYII级各嗅觉相关脑区T2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正常PD组和PD伴嗅觉减退组两组的各嗅觉相关脑区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回波成像技术有助于帕金森病嗅觉相关脑区铁含量的评估。帕金森病患者PCA区、海马及海马旁回T2值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PD组相应嗅觉相关脑区铁含量的增加,但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嗅觉功能改变无明确相关性。第三部分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FA值在评估帕金森病嗅觉相关脑区功能变化中的应用价值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嗅觉相关脑区及黑质FA值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初步分析相关脑区纤维束变化,探讨FA值评估帕金森病嗅觉功能改变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PD组为34例伴有嗅觉障碍的PD患者,对照组为年龄及性别匹配的44例正常健康人。采用16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分别对PD组及对照组进行15个方向的DTI轴位扫描,分别测量嗅觉相关脑区(直回、眶额回、PCA区、海马及海马旁回)及黑质的FA值,并生成纤维束走行图。PD组和对照组同组内左、右侧嗅觉相关脑区及黑质FA值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D组与对照组嗅觉相关脑区及黑质FA值比较、PD组HYⅠ级与HYⅡ级嗅觉相关脑区FA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黑质与嗅觉相关脑区FA值的相关性分析采用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结果:PD组和对照组同组内左、右侧嗅觉相关脑区及黑质FA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组与对照组直回(FA值分别为:0.488±0.064,0.691±0.068)、海马及海马旁回(FA值分别为:0.447±0.045,0.487±0.154)及黑质(FA值分别为:0.621±0.097,0.691±0.068)FA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472、-2.335、-2.972,P值分别为:0.000、0.022、0.043),且PD组直回、海马及海马旁回、黑质FA值均小于对照组相对应兴趣区FA值;纤维束走行图显示PD组兴趣区纤维束数目较对照组减少。PD组与对照组眶额回、PCA区FA值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黑质与直回、黑质与海马及海马旁回FA值均无明确相关性(p值分别为:0.974、0.074,r值分别为:-0.004、-0.016)。PD组HYI级与HYII级各嗅觉相关脑区FA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直回、黑质、海马及海马旁回FA值较正常对照组减低,纤维束数目较对照组减少,直回、海马及海马旁回与黑质FA值减低无明显相关性,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无创性评估PD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的功能状态,对P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DWI ADC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双回波 MRI T2 帕金森病 嗅觉 MRI DTI FA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2.5;R445.2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Abstract8-14
- 前言14-22
- 参考文献18-22
- 第一部分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评估帕金森病嗅觉相关脑区功能变化的初步研究22-39
- 材料与方法22-26
- 结果26-33
- 讨论33-36
- 参考文献36-39
- 第二部分 磁共振双回波成像序列T2 值评估帕金森病嗅觉相关脑区铁含量及嗅觉功能的价值39-52
- 材料与方法39-42
- 结果42-47
- 讨论47-50
- 参考文献50-52
- 第三部分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FA值在评估帕金森病嗅觉相关脑区功能变化中的应用价值52-68
- 材料与方法52-55
- 结果55-62
- 讨论62-65
- 参考文献65-68
- 结论68-69
- 综述69-90
- 参考文献81-90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90-91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91-92
- 致谢92-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静;张云亭;;铁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MRI测量[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年04期
2 汪晶;孔祥泉;徐海波;刘定西;朱青;肖海兵;;早期帕金森病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3期
3 郑旭宁,朱雄超,阮凌翔,张玲菊,柳扬,商德胜,丁德云;原发单侧症状帕金森病双侧壳核磁共振波谱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年01期
4 张振馨;;帕金森病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06期
5 舒红格;漆剑频;朱文珍;王承缘;胡军武;冯定义;;帕金森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04期
6 张丽娜;朱海峰;秦荣凤;谢安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35期
7 有慧;牛富生;王剑;郑福玲;孟春玲;张振馨;倪道凤;冯逢;;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嗅球体积测量[J];协和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边志刚;鼻内窥镜手术前后嗅觉功能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的MRI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504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