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鱼际肌萎缩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BI评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15 23:05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鱼际肌萎缩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7月我院61例脑卒中后鱼际肌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将采用基础康复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治疗+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鱼际肌肌群横截面积(CSA)和周长、肢体运动功能、B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鱼际肌肌群CSA和周长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鱼际肌肌群CSA和周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I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鱼际肌萎缩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病灶区肌肉萎缩程度,促进患者恢复... 

【文章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2020,24(3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鱼际肌肌群CSA和周长
    2.2 上肢FMA评分
    2.3 BI评分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镜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 祝波,沈恒,陈创,袁玲,黄明勇.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05)
[2]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经颅超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卢红玉,庞全瑭.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9 (08)
[3]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鱼际肌萎缩的疗效观察[J]. 王立童,贾爱明,姜永梅,高峻,胡滨,代永利.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9 (01)
[4]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 陈晋,旷咏梅,吕畅,陈少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12)
[5]谐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 梁天佳,龙耀斌,周开斌,黄福才,杜灿荣,黄林鹏.  实用医学杂志. 2017(10)
[6]早期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余珂.  华西医学. 2016(01)



本文编号:3591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591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