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患者ICAM-1及IL-6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03:08
背景偏头痛(migraine)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偏头痛在人群中发病率和患病率都较高,全世界有数以千万人正遭受偏头痛的痛苦,给病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国内外学者对偏头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因而也是令许多神经内科专家对其治疗效果感到不满意的疾病之一。近年来,三叉神经血管反应学说被研究者广泛关注。该学说认为由于某种原因激活了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的三叉神经血管系统轴突末梢释放神经肽类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等肽类及随后出现的血管舒张、水肿,血管渗透性增强及肥大细胞脱颗粒可诱导硬脑膜无菌性炎症的发生,炎症因子通过三叉神经传递而引起头痛。神经源性脑膜炎症是偏头痛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其核心是基因表达和调控。有动物研究指出偏头痛发作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上调,上调的NF-κB可诱导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产生一氧化...
【文章来源】: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1.1 研究对象分组
1.2 研究对象诊断标准
1.3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一般资料收集整理
2.2 主要试剂和设备
2.3 血样采集
2.4 血浆 ICAM-1 及 IL-6 水平测定
2.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1 偏头痛组年龄、性别及职业构成情况
1.2 偏头痛组临床发病资料比较
1.3 偏头痛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职业比较
2. 各组血浆 ICAM-1、IL-6 水平比较
3. ICAM-1 和 IL-6 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偏头痛先兆的发病机理[J]. 李凤鹏,于生元,吴士文,邱恩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02)
[2]儿童偏头痛90例[J]. 李素芳,常红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12)
本文编号:3598058
【文章来源】: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1.1 研究对象分组
1.2 研究对象诊断标准
1.3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一般资料收集整理
2.2 主要试剂和设备
2.3 血样采集
2.4 血浆 ICAM-1 及 IL-6 水平测定
2.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1 偏头痛组年龄、性别及职业构成情况
1.2 偏头痛组临床发病资料比较
1.3 偏头痛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职业比较
2. 各组血浆 ICAM-1、IL-6 水平比较
3. ICAM-1 和 IL-6 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偏头痛先兆的发病机理[J]. 李凤鹏,于生元,吴士文,邱恩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02)
[2]儿童偏头痛90例[J]. 李素芳,常红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12)
本文编号:3598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5980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