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P联合CTA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
发布时间:2022-12-11 15:12
目的分析双源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成像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4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行CT平扫后进行脑CTP和CTA成像检查,观察CT灌注数据及动脉狭窄情况,脑CT灌注成像分析患者局部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参数,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脑组织异常灌注、动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 CTP检查发现38例异常灌注区与临床症状一致,灌注异常区CBV、CBF较镜像区明显降低(P<0.05);MTT较镜像区明显延长(P<0.05)。CTA检查发现34例存在责任血管,CTA发现责任血管狭窄且CTP灌注异常32例(72.72%),CTA未发现责任血管狭窄但CTP灌注异常6例(13.64%),CTA发现责任血管狭窄但CTP灌注正常2例(4.55%),CTA未发现责任血管狭窄且CTP灌注正常4例(9.0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联合CTA成像能准确反映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能够精确诊断疾病,为临...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标准
1.2.1 诊断标准[6]: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 检查方法
1.3.1 CT灌注成像扫描:
1.3.2 CT血管造影成像扫描:
1.4 图像处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CTP感兴趣区与镜像区参数比较
2.2 CTA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查情况
2.3 CTP联合CTA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阳性率综合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4层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研究[J]. 莫景雄,翟永川,孙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06)
[2]全脑CT灌注成像结合头颈部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惠浩,葛朝元,黄大耿,谢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12)
[3]急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 尚凯,李跃华. 磁共振成像. 2018(10)
[4]CT灌注联合CT造影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诊断研究[J]. 李郭辉,李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07)
[5]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CT灌注及血管成像分析[J]. 张良金,石安斌,王小艳,翟建春,方文亮,张文俊,黄承顺. 海南医学. 2017(09)
[6]64排CT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及颅内动脉瘤关系的研究[J]. 刘伟,吕国士,王德韧. 实用医学杂志. 2012(03)
[7]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02)
本文编号:37190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标准
1.2.1 诊断标准[6]: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 检查方法
1.3.1 CT灌注成像扫描:
1.3.2 CT血管造影成像扫描:
1.4 图像处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CTP感兴趣区与镜像区参数比较
2.2 CTA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查情况
2.3 CTP联合CTA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阳性率综合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4层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研究[J]. 莫景雄,翟永川,孙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06)
[2]全脑CT灌注成像结合头颈部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惠浩,葛朝元,黄大耿,谢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12)
[3]急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 尚凯,李跃华. 磁共振成像. 2018(10)
[4]CT灌注联合CT造影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诊断研究[J]. 李郭辉,李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07)
[5]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CT灌注及血管成像分析[J]. 张良金,石安斌,王小艳,翟建春,方文亮,张文俊,黄承顺. 海南医学. 2017(09)
[6]64排CT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及颅内动脉瘤关系的研究[J]. 刘伟,吕国士,王德韧. 实用医学杂志. 2012(03)
[7]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02)
本文编号:3719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7190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