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3:23

  本文关键词: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中,我们针对两种脑中风动物模型(BCCAO小鼠:短暂性缺血中风、小中风;MCAO大鼠:典型性中风),运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尝试在代谢物水平阐明缺血所致早期脑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小中风常在中风前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如果能在小中风发生时及时治疗,则患者预后更好。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双侧颈总动脉夹闭(BCCAO)的方法,建立了小鼠短暂性局部脑缺血模型,运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缺血脑组织的不同区域进行评估。我们发现缺血引起了供能性氨基酸和功能性氨基酸紊乱,说明氨基酸代谢途径在缺血早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我们发现由缺血引起的代谢物组改变在皮层区域具有性别依赖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是研究缺血性脑损伤的经典模型之一。在本论文中,我们运用MCAO的方法建立了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通过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手段来研究脑缺血早期缺血部位脑组织以及对侧半脑脑组织的代谢物组改变。结果表明,缺血部位脑组织的不同区域均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能量不足、无氧酵解、氧化应激、磷脂代谢异常和神经递质紊乱等现象,而对侧半脑的代谢物改变与左脑类似,但发生显著性变化的代谢物的数量明显比左脑少,能量匮乏的程度也比左脑小。
【关键词】: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缺血再灌注 脑中风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前言10-20
  • 1.1 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研究概述10-15
  • 1.1.1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概述10-13
  • 1.1.1.1 兴奋性中毒11
  • 1.1.1.2 氧化应激和硝化应激11-12
  • 1.1.1.3 炎症12-13
  • 1.1.2 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13-14
  • 1.1.3 脑中风病理进程中的代谢通路改变14-15
  • 1.1.3.1 三羧酸循环14
  • 1.1.3.2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14
  • 1.1.3.3 谷氨酸-NMDA和谷氨酸-AMPA代谢路径14-15
  • 1.2 代谢组学研究概述15-18
  • 1.2.1 代谢组学概念15
  • 1.2.2 代谢组学的应用15-16
  • 1.2.3 代谢组学的主要测定方法16
  • 1.2.4 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方法16-18
  • 1.2.4.1 主成分分析17
  • 1.2.4.2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17-18
  • 1.3 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概述18-20
  • 1.3.1 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概念18
  • 1.3.2 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的优缺点18
  • 1.3.3 基于NMR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方法18-20
  • 第2章 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早期损伤的代谢组学研究20-39
  • 2.1 前言20
  • 2.2 实验材料20-21
  • 2.2.1 试剂和材料20-21
  • 2.2.2 仪器和计算机软件21
  • 2.3 实验方法21-23
  • 2.3.1 动物实验和组织的收集21-22
  • 2.3.2 NMR样本的制备22
  • 2.3.3 NMR数据的采集22
  • 2.3.4 代谢物统计相关分析22-23
  • 2.4 实验结果23-35
  • 2.4.1 脑组织水溶性萃取液的~1H NMR谱23-27
  • 2.4.2 小鼠脑组织的多变量分析和相关代谢物的变化27-35
  • 2.5 讨论35-38
  • 2.5.1 雌性小鼠脑缺血再灌注代谢机制的变化35-37
  • 2.5.1.1 能量代谢受干扰35-36
  • 2.5.1.2 氨基酸代谢紊乱36
  • 2.5.1.3 氧化应激36
  • 2.5.1.4 神经细胞损伤36-37
  • 2.5.2 雄性小鼠脑缺血再灌注代谢机制的变化37-38
  • 2.6 结论38-39
  • 第3章 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的MCAO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机制研究39-61
  • 3.1 前言39-40
  • 3.2 实验材料40
  • 3.2.1 试剂和材料40
  • 3.2.2 仪器和计算机软件40
  • 3.3 实验方法40-41
  • 3.3.1 动物实验和组织的收集40-41
  • 3.3.2 NMR数据的采集41
  • 3.3.3 代谢物统计相关分析41
  • 3.4 实验结果41-55
  • 3.4.1 脑组织水溶性萃取液的~1H NMR谱41-45
  • 3.4.2 大鼠皮层的多变量统计分析和相关代谢物水平变化45-49
  • 3.4.3 大鼠海马的多变量统计分析和相关代谢物水平变化49-52
  • 3.4.4 大鼠纹状体的多变量统计分析和相关代谢物水平变化52-55
  • 3.5 讨论55-60
  • 3.5.1 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MCAO大鼠左脑代谢通路改变和相关联的脑损伤病理分子机制56-58
  • 3.5.1.1 能量代谢56
  • 3.5.1.2 神经细胞代谢56-57
  • 3.5.1.3 氧化应激57
  • 3.5.1.4 脂类代谢57-58
  • 3.5.2 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MCAO大鼠右脑代谢通路改变和相关联的脑损伤病理分子机制58-60
  • 3.6 结论60-61
  • 第4章 总结61-62
  • 参考文献62-71
  • 发表论文情况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秀娜,殷积慧;氯胺酮与缺血再灌注损伤[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13期

2 小达瓦;;大蒜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7年03期

3 王玉梅;商亚珍;;线粒体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吴丽娥;陈金;和姬苓;孙刚;闫春华;耿红;郭霞;乌兰;贾璐;;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2期

5 丁明;宗波;王学平;;芬太尼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家兔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9期

6 曹霞,谷欣权,陈燕平,马兴元,杨世杰;西洋参茎叶三醇组皂苷对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年11期

7 祝远瑞,渠翠华,李支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机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8 蒋红玉,张思为;芪棱汤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形态学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03期

9 陈世新,李建雄,侯健;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10 张俐;洪振强;鲁力;陈伯仪;;丹参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观察[J];中国骨伤;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唯佳;陈寿权;李惠萍;程俊彦;赵初环;李章平;王明山;王万铁;王卫;;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B_2/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变化及醒脑静的保护作用[A];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四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高立建;谢荣爱;田建会;;四氢生物喋呤在新西兰兔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刘金林;;炎症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A];安徽省药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冯友权;孟尽海;白洁;;氧自由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研究进展[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曾靖;李良东;黄志华;黎晓;肖海;;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与细胞因子的关系[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6 黄绍烈;左汉恒;邱宇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与展望[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董疑;杨立平;陈良万;;心肌肽对幼兔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8 涂泽松;陈志维;;丹参单体成分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机制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蒋红梅;董强;;复方丹参注射液抗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朱海英;;内质网应激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衣晓峰 岳金凤 记者  李丽云;我科学家揭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奥秘[N];科技日报;2007年

2 衣晓峰 靳万庆;静脉麻醉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被揭示[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抗呆I号可恢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功能[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张中桥;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张中桥;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张茨;扭转的睾丸切还是保——医生有新说[N];健康报;2005年

7 燕海霞 王忆勤 李福凤;川芎嗪在肾脏病中应用前景看好[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薇园;功能MRI动态监测大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与预后相关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震;不同药物干预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张小英;兔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保护措施的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4 尚宪荣;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阮永乐;一氧化碳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新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陈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7 林生;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山东大学;2013年

8 王乾伟;不同血流动力学状态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杨金凤;奥曲肽对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李晓凯;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缺血预适应改善大鼠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菲菲;高密度脂蛋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组织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刘斐;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3 费鲜晓;降粘抗栓片Ⅲ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4 何平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透过血脑屏障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罗从娟;阿魏酸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6 潘建华;右美托咪定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D];苏州大学;2013年

7 马同强;蛇床子素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马根顺;胃饲红景天水煎剂拮抗大鼠肝脏原位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9 余涛;映山红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10 张天生;不同时程电针诱导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比较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83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