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特征

发布时间:2017-05-31 21:06

  本文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均属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大部分脑小血管病患者是因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症状而就诊,如肢体无力、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精细运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等。而脑微出血是颅内微血管病变破裂或者渗漏所致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具有临床意义。目前随着头颅核磁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脑小血管病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来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并通过两年随访,在合理控制血压后,观察腔隙性脑梗死的复发率。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收入院的腔隙性脑梗死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且颈部和颅内血管检查排除血液动力学狭窄的患者93例,记录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家族史,影像学资料(头颅MRI+MRA+DWI+SWI)、颈动脉超声、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完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4h动态血压监测。入选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及第12个月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咨询患者降压药物服用情况,血压控制水平及卒中的复发情况。若血压控制不理想,指导患者调整降压药物剂量或更换降压药,使血压稳定在130-140/80-90 mm Hg。随访时间为两年。随访满两年的患者复查心电图、颈动脉超声、24h动态血压监测、头颅MRI+MRA+DWI+SWI、评定认知功能。探讨两年随访,在合理控制血压的基础上,能否降低腔隙性脑梗死的复发率。其次,利用93例患者的基线资料,依据SWI检查有无微出血,分为CMBs组和无CMBs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93例,依据头颅SWI结果有无脑微出血,分为CMBs组55例和无CMBs组38例。其中,CMBs组中,男性31例(56.36%),平均年龄57.03±6.09;无CMBs组中,男性22例(57.89%),平均年龄57.34±9.25。两组在年龄、性别、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史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依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CMBs组24h SBP、24h DBP、DSBP、DDBP、NSBP、NDBP均高于无CM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CMBs组中,昼夜节律呈杓型者为5例;无CMBs组中,杓型者为10例,χ2=4.929,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随访满1年的患者有62例,通过电话随访,其中1例失访,2例自诉血压控制不稳定,59例患者诉血压平稳,无临床症状复发。5随访满两年的患者有17例,其中2例失访,1例复发,共有14例完成此试验。此14例患者经合理控制血压后,不仅无临床症状的复发,而且影像学上无新鲜病灶发生。结论:1 CMBs不仅伴有较高的血压水平,而且伴有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2经合理控制血压后,可以降低腔隙性脑梗死的复发率。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 腔隙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24h动态血压 血压节律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英文缩写9-10
  • 前言10-12
  • 材料与方法12-16
  • 结果16-17
  • 附表17-19
  • 讨论19-23
  • 结论23-24
  • 参考文献24-27
  • 综述 脑微出血的现状及研究进展27-37
  • 参考文献33-37
  • 致谢37-38
  • 个人简历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健强 ,刘波 ,黄宁生;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动态血压观察[J];广西医学;2003年12期

2 胡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与随访门诊血压的关系[J];天津医药;2004年05期

3 齐连芬;方业明;刘晓洁;李川洁;;70岁以上老年人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6年05期

4 杨晓春;吴成平;;超重引起青少年动态血压升高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36期

5 易祥武;幸志强;丁春平;刘芳;王芳;许鹏;;大夜班对护士24h动态血压的影响[J];江西医药;2008年01期

6 姜馨;田文华;;动态血压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7 赵子锦;高玉玲;;动态血压记录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1993年02期

8 杨开泰;动态血压分析系统的组装配置应用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S3期

9 余纪伦,王勇坚;偶侧血压增高52例动态血压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4期

10 张莉霞;动态血压的临床意义[J];家庭医学;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润生;陈青山;王新平;姚树玉;王建洲;吕沛霖;;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动态血压、心率分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闫志晖;付越榕;赵子彦;;5~20岁儿童及青少年的动态血压变化趋势观察[A];2011年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周燕斌;谢灿茂;严英硕;高修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4 朱晓军;包丽芳;;老年人动态血压昼夜模式及健康指导[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魏芳;路方红;赵子彦;李玉阳;;动态血压余弦法生物节律分析的临床应用研究[A];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伊晓东;浦小平;;超声心动图与动态血压对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的对比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闫志晖;赵子彦;赵生法;;活动监测记录辅助分析动态血压的初步探索[A];2006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侯军华;兰兰;赵素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动态血压波动特征及护理[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崔春兰;顾春东;;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日夜差值的分析(附200例)[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贺斌;汪国贵;邓先林;李晓萍;车立蓉;杨兰;常小苏;朱海燕;兰小琼;吕惠;刘蕾;;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平原地区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冰船;什么是24小时动态血压[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阎轶洁;市第二人民医院一科研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N];太原日报;2008年

3 记者刘云涛;传统血压测量概念受到挑战[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曼丽;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动态血压及DTI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简明;无创性24小时动态血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3年

3 臧小英;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现况分析及连续护理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珊珊;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骨保护素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钰;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动态血压的特征[D];苏州大学;2016年

3 赵露;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动态血压特点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4 梁家瑞;CKD患者动态血压相关指标变化特征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5 辛阳;一种指环型动态血压测量方法研究及系统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郄新稳;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特征[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7 赵晶晶;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与认知功能损害[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8 秦淑娟;中青年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邢燕燕;运动对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端;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10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3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