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面联合入路在颅鼻沟通肿瘤手术中的运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31 22:07
本文关键词:颅面联合入路在颅鼻沟通肿瘤手术中的运用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颅鼻沟通肿瘤是来源于颅内、外面组织或颅底骨组织,通过正常的孔道、腔隙或直接破坏颅底骨并侵犯颅底有关组织、结构的肿瘤。颅鼻沟通肿瘤涉及到多个学科,如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眼科、颌面外科等,由于肿瘤位置深,颅底解剖关系繁杂,血管、神经十分丰富、涉及鼻腔为相对有菌区域及术后颅底结构改变、缺损,造成手术难度较大,术后易发生脑脊液漏及感染,预后差。因此,颅鼻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较为困难的手术之一,以往只能经颅或经鼻进行部分切除,治疗效果较差。目的:讨论颅面联合入路在颅鼻沟通肿瘤手术中的治疗效果,不断总结经验,降低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至2014年收治的12例颅鼻沟通肿瘤患者经颅面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颅鼻沟通肿瘤患者中,9例手术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病检:嗅神经母细胞瘤4例,脑膜瘤5例,软骨肉瘤1例,鼻咽癌1例,鳞状细胞癌1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1例,失明1例。术后随访6个月到3年不等,5例良性肿瘤无瘤生存均在3年以上;7例恶性肿瘤中,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生存1年以上1例,生存2年以上1例,3年以上3例,1例失访。结论:(1)颅面联合入路具有暴露充分,术野清晰,手术操作范围广,可在直视下操作,肿瘤切除完整等优点,是颅鼻沟通肿瘤较理想的手术方式。(2)颅面联合入路利于术后颅底缺损修复重建,可安全、有效隔离颅腔和鼻腔,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3)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用于术后颅底重建,具有易成活、取材方便、抗感染等优点,是一种理想、可靠的修复重建材料。
【关键词】:颅鼻沟通 肿瘤 手术治疗 颅底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41
【目录】:
-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6-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2
- 颅面联合入路在颅鼻沟通肿瘤手术中的运用文献回顾12-22
- 材料与方法12
- 结果12-22
- 一.资料和方法22-27
- 1. 临床资料22-24
- 2. 手术治疗24-25
- 3. 术后治疗25-27
- 二.结果27-40
- 三.讨论40-46
- 1. 临床表现40-41
- 2. 肿瘤来源41
- 3. 影像学诊断41
- 4. 手术治疗41-43
- 5. 术后颅底修复重建43-44
- 6. 综合治疗44
- 7. 本课题不足之处44-45
- 8. 进一步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45-46
- 四.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1
- 综述51-63
- 参考文献59-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63-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正贤;LUND VJ;颜美荣;刘阳云;;扩大鼻侧切开联合额骨开窗治疗颅鼻沟通瘤[J];临床军医杂志;2007年05期
本文关键词:颅面联合入路在颅鼻沟通肿瘤手术中的运用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107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