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颅内前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血管形态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03 19:04

  本文关键词:颅内前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血管形态学与临床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前后循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形态学特点与梗死机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吉大一院神经内科住院,经DSA检查确诊为单/双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以上病变或基底动脉重度狭窄以上病变患者共计108例(BA组38例,MCA组70例)。进行基于DSA影像学的病变部位、病变特点、病变程度和侧支循环情况进行分组,并采用CISS分型中关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病因学分型的标准对梗死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探讨颅内血管不同病变部位和病变特点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MCA狭窄组与闭塞组比较,其侧支循环较高等级(SIR3-4级)开放比例明显偏低。从代偿模式上来看,两组均以ACA代偿为主,其次是ACA与PCA联合代偿供血;但两组患者在侧支循环代偿机制构成比上存在显著差异。从梗死机制来看,重度狭窄与闭塞性病变相比,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这一机制所占比例明显在狭窄组更为常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TIA所占比例来看,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对MCA重度狭窄患者的DSA形态学进行分析,可见扩张型患者SIR分级偏低。END组与未发生END的患者相比,在入院NIHSS评分和侧支循环分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BA狭窄组与闭塞组相比,两组梗死机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侧支循环SIR分级具有显著差异。END组患者与未发生END者相比,在危险因素与入院NIHSS评分方面未见显著差异。将颅内前后循环组病变进行比较,狭窄组患者前后循环间SIR分级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梗死机制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TIA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发生END占比无明显差异;从闭塞组来看,前后循环间SIR分级无明显差异;但梗死机制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TIA所占比例和发生END占比无明显差异.结论:MCA闭塞组比狭窄组有更高的侧支循环分级和不同的代偿模式;狭窄组患者TIA更为常见。BA闭塞组比狭窄组具有更高的侧支循环分级。在狭窄性病变中,MCA组患者代偿分级高于BA组;对同等程度的病变而言,MCA组与BA组存在不同的梗死机制。
【关键词】:形态学 侧支循环 梗死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
【目录】:
  • 前言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引言13-15
  • 第2章 综述15-30
  • 2.1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概述15-19
  • 2.2 卒中分型的发展史与CISS分型19-23
  • 2.3 侧支循环概述与侧支循环分级评定23-28
  • 2.4 展望28-30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30-34
  • 3.1 病例来源30
  • 3.2 本研究采用的诊断与判定标准30-31
  • 3.3 入选标准31-32
  • 3.4 排除标准32
  • 3.5 成像方案32-33
  • 3.6 统计分析方法33-34
  • 第4章 结果34-44
  • 4.1 MCA病变DSA特点与临床特征的关系34-39
  • 4.2 BA病变DSA特点与临床特征关系39-41
  • 4.3 前后循环病变DSA特征与临床的差异分析41-44
  • 第5章 讨论44-50
  • 5.1 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DSA特点与临床关系44-46
  • 5.2 BA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DSA特点与临床关系46-47
  • 5.3 前后循环病变DSA特征与临床的差异分析47-50
  • 第6章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63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3-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丽妞;白树风;杜敢琴;闫俊强;;基于CISS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09期

2 赵松耀;崔亚平;汪桂青;王妮妮;秦晓明;尹刘杰;窦海玲;陈洁;;进展型脑梗死的CISS分型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08期

3 黄家星;林文华;刘丽萍;濮月华;谭泽峰;徐安定;;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3年04期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年02期

5 马中华;孙林;田国红;张晓君;;170例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1年10期

6 王伊龙;王拥军;吴敌;赵性泉;王文志;吴兆苏;张通;赵元立;高山;廖晓凌;陈伟伟;;中国卒中防治研究现状[J];中国卒中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勇;侧支循环对中青年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2 李兰晴;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及临床特点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3 徐琳琳;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及其影响因素[D];吉林大学;2009年

4 刘新峰;正常脑动静脉循环时间的DSA影像值测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本文关键词:颅内前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血管形态学与临床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18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b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