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KL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作用及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MLKL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作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LKL蛋白含量的变化;2、观察MLKL的抑制剂NSA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3、研究NS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LKL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model,MCAO)模型,缺血30分钟后,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取缺血再灌注损伤部位脑组织为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缺血脑组织中MLKL蛋白表达量的改变;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NSA(Sham+NSA)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再灌注+NSA(I/R+NSA)组,缺血前30分钟给予NSA处理,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估NSA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采用TTC染色法检测NSA对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测定MLKL蛋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含量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SA对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1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NSA干预后,MLKL的m RNA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共沉淀检测NSA对MLKL蛋白的泛素化降解的影响。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中MLKL蛋白在缺血再灌注6小时开始增加,在缺血再灌注24小时明显增加,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在缺血再灌注48小时增加最多(P0.05),随后至72小时、7天时含量逐渐减少至很低的水平;与I/R组相比,NSA干预可明显改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行为功能;给予NSA干预后,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体积也显著减少;NSA的干预可减少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LKL蛋白的含量,但是不影响MLKL蛋白的m RNA的水平;与I/R组相比,NSA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泛素化的MLKL蛋白,也使cleaved PARP-1蛋白表达增多(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首次表明,MLK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含量明显增多;MLKL蛋白的抑制剂NS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NSA通过促进MLKL蛋白的泛素化途径降解,减少脑缺血组织中MLKL蛋白的含量,而且凋亡蛋白cleaved PARP-1的表达也升高,不仅减少了细胞坏死,也将细胞坏死向细胞凋亡转换,从而对脑缺血缺氧损伤发挥显著的保护作用,这一发现提示我们,MLKL蛋白将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关键词】:Necrosulfonamide MLKL 缺损再灌注损伤 坏死性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1
- 第一部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LKL蛋白含量的变化11-20
- 材料和方法11-18
- 结果18-19
- 小结19-20
- 第二部分NSA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20-25
- 材料和方法20-22
- 结果22-24
- 小结24-25
- 第三部分NS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LKL的影响及相关机制25-36
- 材料和方法25-31
- 结果31-35
- 小结35-36
- 讨论36-37
- 结论37
- References37-41
- 综述41-50
- 参考文献47-50
- 中英文缩略词表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1-52
- 致谢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建忠,朱文斌;脑缺血再灌注中补体激活的实验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3年06期
2 周杰,冯忠堂,徐蔚;脑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4期
3 周鹏;马晓明;;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的研究概况[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蔡世昌;白波;张秋玲;;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再生研究进展[J];解剖学研究;2012年01期
5 王锐;脑缺血再灌注与线粒体研究[J];医学综述;2002年07期
6 吕少萍,管勇;尼莫通对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高蕊;甘尚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分子RNA的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0期
8 张莹;舒兆瑞;沈梅红;;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因素及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9 岑德意,周兰兰,明亮,江勤,马传庚;清醒小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建立[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年02期
10 裴林,李勇,颜景芝,张光毅,崔肇春,朱正美;脑缺血再灌注后酪氨酸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及其机制(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晶;冯加纯;邓方;韩冬;程莹莹;金桂花;;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的炎症和自由基反应的动态变化[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张美蓉;张丽;艾厚喜;王文;;参黄花颗粒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研究综述[A];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参及补益药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张美蓉;王文;;参黄花颗粒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研究综述[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美蓉;张丽;艾厚喜;王文;;参黄花颗粒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研究综述[A];第一届全国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张美蓉;张丽;艾厚喜;王文;;参黄花颗粒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研究综述[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6 ;参黄花颗粒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研究综述[A];201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李建生;任小巧;刘轲;刘正国;孔令飞;;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变化规律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次全国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葛林宝;徐鸣曙;方程;徐佳;;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递质影响的动态研究[A];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暨脊柱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5年
9 陈敏;葛金文;陈懿;刘吉勇;朱惠斌;;脑泰方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A];湖南省首届生理—药理科学青年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邓世芳;蒋红玉;张思为;曹平;;芪棱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衣晓峰;哈医大揭示静麻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机理[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抗呆I号对受损神经组织有保护和修复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罗薇;中药治疗VD实验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敏;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血管新生影响的相关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徐露;贝沙罗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朱进;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4 沙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瞿涛;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影响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6 张莉;针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损伤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李强;雷帕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损伤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宋锐锋;中药抗呆Ⅰ号对脑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因子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郑一;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药物干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10 赵红;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晓雅;参芎化瘀胶囊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一氧化氮合酶亚型表达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尤佳锋;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保护作用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甜;脑缺血再灌注中TIGAR对自噬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4 周立兵;左卡尼汀通过抑制HMGB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丁晓蔚;脑缺血再灌注后TLR-2与MMP-2表达的变化关系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周蓓群;MLKL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作用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高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BP、GFAP及NSE表达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8 孙丽莉;头穴透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6年
9 米艳;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DCD-5的表达及依达拉奉干预后对其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玉;RGM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再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MLKL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作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3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