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线粒体肌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简易乳酸运动试验筛查价值

发布时间:2017-06-24 14:00

  本文关键词:线粒体肌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简易乳酸运动试验筛查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总结线粒体肌病(M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简易乳酸运动试验在线粒体肌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和病理学明确诊断的15例线粒体肌病患者临床病理学特点。15例线粒体肌病患者、11例其他肌肉疾病(OM)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者行简易乳酸运动试验,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0 min检测血清乳酸水平。结果线粒体肌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加重的肌肉酸痛无力,8例组织病理学显示破碎红纤维比例5%。简易乳酸运动试验显示:MM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0 min血清乳酸为(3.57±1.88)、(10.98±4.84)和(7.87±4.38)mmol/L,OM组为(1.89±0.98)、(6.05±4.07)和(4.13±3.14)mmol/L,对照组为(1.91±0.53)、(3.37±1.22)和(2.52±0.89)mmol/L。MM组运动前(P=0.000,0.001)、运动后即刻(P=0.000,0.001)和运动后10 min(P=0.000,0.003)血清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OM组,OM组仅运动后即刻血清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42);3组运动后即刻(P=0.000,0.000,0.003)和运动后10 min(P=0.000,0.000,0.013)血清乳酸水平均高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亦高于运动后10 min(P=0.000,0.000,0.003)。3组血清乳酸水平升高趋势尤以MM组最显著,对照组最低平。结论简易乳酸运动试验简单易行,可以作为基层医院对线粒体肌病的初筛试验。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线粒体肌病 病理学 乳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81200697)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540050)~~
【分类号】:R746
【正文快照】: 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disease)是一组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以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损为特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1],部分患者可选择性累及骨骼肌,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肉酸痛,称为单纯线粒体肌病(MM)[2-3]。线粒体肌病多为隐匿起病,呈慢性进展,临床表现为运动不耐受、四肢乏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志新,赵东;线粒体肌病25例分析[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于文,吴华成,谢君,沈帆霞,黄婷,宋永建,陈生弟;成年起病的线粒体肌病二例报告[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3期

3 宋东林,刘翠兰,吕强,石进,陈晋文,张宏,张英谦,王恒,张卫清,李恭;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临床及预后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4 张弘娟;线粒体肌病合并脂质沉积病1例[J];罕少疾病杂志;2002年04期

5 冉鸿,史树贵;线粒体肌病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张惠芳;线粒体肌病[J];宁夏医学杂志;2003年09期

7 吕佩源,胡爱祥,孙芳印,董艳红,靳玮;线粒体肌病的电镜图像分析研究[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3年04期

8 张希庆,丁泽,王晓玉;线粒体肌病1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9 廖群纷;;线粒体肌病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10 王雪笠;冯连元;张笋;贺银方;;线粒体肌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佩元;孙芳印;胡爱祥;;线粒体肌病的电镜图像分析研究[A];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高素琴;焉传祝;刘淑萍;吴金玲;李大年;;单纯线粒体肌病的临床、病理与预后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林晓贞;陈万金;王柠;吴志英;林珉婷;慕容慎行;;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者的骨骼肌全长线粒体DNA突变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吕佩源;宋春风;崔文柱;赵宝华;刘贵生;;多种形态类结晶包涵体并存的线粒体肌病1例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喻绪恩;石永光;王训;韩咏竹;杨任民;程楠;胡文彬;胡纪源;李凯;;单纯线粒体肌病的临床、病理及近期随访[A];201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郑晓刚;周晓军;张太和;黄福林;;线粒体肌病的电镜诊断[A];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2年

7 王朝霞;张英;栾兴华;杨艳玲;戚豫;卜定方;袁云;;95例线粒体病患者的线粒体DNA突变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孙永安;王燕华;伍其专;袁云;黄一宁;;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在诊断线粒体肌病中准确率的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欧启水;;线粒体病及其分子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都爱莲;Robert Naviaux;Richard Haas;;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陷的线粒体病患者呈现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样临床表现[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刘海英;英发现与线粒体肌病相关的基因[N];科技日报;2013年

2 风来疏竹;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竟有三个父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N];北京科技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晓贞;线粒体肌病/脑肌病的线粒体DNA突变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2 高珊珊;单纯型线粒体肌病及CPEO的临床、病理和预后随访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线粒体肌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简易乳酸运动试验筛查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78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