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染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7-06-30 15:14
本文关键词:外源性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染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72只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空质粒组、HIBD组和TERT组。用改良Rice法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空质粒组和TERT组分别于术后0.5 h,经侧脑室注射pc DNA3.1空质粒或TERT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TERT。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TERT、凋亡诱导因子(AIF)和活化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CC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HIBD组、空质粒组和TERT组大脑皮层中TERT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空质粒组和HIBD组相比,TERT组TER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空质粒组和HIBD组AIF和CC3蛋白表达、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增加(P0.01);与空质粒组和HIBD组相比,TERT组AIF和CC3蛋白表达、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TERT可抑制缺氧缺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新生大鼠HIBD中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端粒酶逆转录酶 细胞凋亡 新生大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526;81330016;81270724) 四川省科技厅基金(2014SZ0149;2016TD0002)
【分类号】:R742
【正文快照】: 细胞凋亡是缺氧缺血性损伤过程中细胞损伤的一种形式,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1]。细胞凋亡在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HI)损伤后数小时内发生,可持续数周,采取有效措施阻断其病理生理过程,可避免或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本文关键词:外源性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染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5023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