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分析
本文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进展性脑梗死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伤残率,是神经内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明确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再发展是降低病死率和残疾率的关键。本文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4例急性侧脑室旁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估量表(NIHSS),将入院后3天内NIHSS≥2分及以上,视为病情加重,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共62例,其余的为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共82例。统计两组的一般临床材料,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糖、血脂、血压、纤维蛋白原程度,明确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治疗措施。同时随机将62例急性侧脑室旁PCI患者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对照组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 mg,1次/d),治疗组在阿司匹林上联合氯吡格雷(75 mg/d,1次/d)治疗,总疗期为30d,30d后治疗组停氯吡格雷,二组继续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二级预防。采用NIHSS评分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中的Barthel指数分别评估两组病人诊疗前及诊疗后第3、7、30、90天神经功能受损状况和神经功能障碍康复状况,观察两组服药时期不良事件产生情况。结果(1)PCI组与NPCI一般资料的比较,不恰当降压、高血压病、颅内血管狭窄、发热、高LDL是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治疗组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3d、7d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说明对于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的侧脑室旁PCI患者,联合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改善神经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方面更有效。(3)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恰当降压、高血压病、颅内血管狭窄、发热、高LDL是P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侧脑室旁PCI可能对控制其病情进展和促使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进展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1 前言10-13
- 2 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13-23
- 2.1 材料与方法13-16
- 2.2 结果16-18
- 2.3 讨论18-23
- 3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口服治疗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23-30
- 3.1 材料与方法23-25
- 3.2 结果25-27
- 3.3 讨论27-30
- 4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5
- 附录35-36
- 致谢36-37
- 综述37-50
- 综述参考文献45-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敏;郑启平;李建民;;进展性脑梗死与高血压关系的探讨[J];海南医学;2006年10期
2 叶小斌;;中老年进展性脑梗死80例相关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药;2007年02期
3 李丽;蒋岚;王振江;;进展性脑梗死50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7年06期
4 叶小斌;;进展性脑梗死90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7年12期
5 徐蓓;王蓓;李慧;;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33期
6 任旭;赵常宝;;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11期
7 闫建军;;进展性脑梗死21例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02期
8 周东亚;;进展性脑梗死28例病因分析[J];中外医疗;2009年29期
9 蒙喜斯;;进展性脑梗死104例原因分析[J];内科;2009年06期
10 佟晓燕;曹丽华;白玉海;卢立春;;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爱民;吴相君;林翔东;;进展性脑梗死与糖尿病关系的临床探讨[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刘传方;;分型溶栓治疗进展性脑梗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袁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6年
4 官俏兵;张晓玲;;进展性脑梗死与稳定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运刚;郭秀凤;夏英凯;;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6 李宁;王翠兰;;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7 何蕴;马丽丽;邢秀萍;;进展性脑梗死纤维蛋白原和纤溶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吴勇;王震华;;急性及进展性脑梗死急诊治疗现状与趋势[A];第十二届全国复苏与中毒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刘志刚;陈立杰;;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陆卉;王新平;李效兰;刘萍;;进展性脑梗死与稳定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玲;62例进展性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析[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夏英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水平的测定和意义[D];山东大学;2015年
3 赵尧辉;进展性脑梗死OCSP亚型与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及预后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甘红梅;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5 李宁;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D];山东大学;2012年
6 酒泉;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7 陈捷;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8 陈金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9 宋天琦;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赵红领;早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宁夏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8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508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