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7-20 04:06

  本文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酶活性的改变直接影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因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讨论目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2014AA022304)~~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又称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essel diseases,CVD)的最常见类型。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IS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IS是一种多因素疾病,除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传统危险因素外,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建涛;荆晶;陈韵岱;;心血管疾病与DNA甲基化关系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管静芝;管维平;朱文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端粒甲基化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刘绍祖;佟明;张骞;张莲;徐奔;李自智;黄伟超;金艳阳;;PCDH10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测定及临床意义[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Panniyammakal Jeemon;Kerry Pettigrew;Christopher Sainsbury;Dorairaj Prabhakaran;Sandosh Padmanabhan;;Implications of discoveries from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in current cardiovascular practice[J];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1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绍则,陆健,卢永彪;缺血性脑卒中302例分析[J];现代康复;2000年13期

2 宋彩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1年03期

3 王玉玲;老年人饮食、生活习惯与缺血性脑卒中[J];医学综述;2001年04期

4 谭清华,赵忠新,邵福源,李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激活诱导分子的表达[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年01期

5 王凤芹,刘翠梅;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个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2年07期

6 王德仙;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指导[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3期

7 罗春华,李国静,赵武,陈华蓉;1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和血糖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03年04期

8 陈义禄;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35例诊治体会[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年04期

9 陈小转,陈志祥;30例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液流变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3年03期

10 郭罗勇,钟红跃;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蓉;许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规律临床研究及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肖艳;张晓莺;何瑛;李燕云;徐隽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孟昭义;李琳;张国斌;;缺血性脑卒中病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申素玲;;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再复发的影响[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沈介明;熊立凡;;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袁荣峰;谢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李泽军;褚泰伟;刘新起;王祥云;;缺血性脑卒中示踪剂的设计、合成、与药理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子莲;;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再复发的影响[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白亮;;基层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康复中存在的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石娟;孔德磊;马跃文;王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新;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丁香;缺血性脑卒中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益[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葛宗渔 整理;远离缺血性脑卒中要把“坏胆固醇”控制好[N];光明日报;2014年

4 卫讯;未来三年我国将完成100万人脑卒中筛查[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杨声瑞 赵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有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附二医脑科康复中心 王小同;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N];温州日报;2005年

7 杨声瑞;赵强;预警脑卒中发生研究有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文郁;缺血性脑卒中要对症治疗[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付东红;血压血脂异常是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蓝天;脑卒中不等于脑出血[N];民族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平;缺血性脑卒中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童叶青;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炎症因子及候选基因多态性与环境暴露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毛蕾蕾;调节性T细胞输注移植对缺血性脑卒中tPA溶栓后出血转换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4 彭洁;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张振昶;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易感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韩新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thepsin S/Cystatin C水平与动脉斑块性质及短期预后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7 刘芳;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马丽媛;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9 王兵;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的系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10 刘学东;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2 余德标;“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平衡功能的影响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黄冰;基于干细胞的新型靶向复合生物基因载体的构建与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郭泽铭;血清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的关系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马亚新;Lokomat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6 廖少钦;电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DTI评价[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刘丽娟;多模式MRI指导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支晓东;支架预防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长期随访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9 陈丽霞;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范玉佳;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启动子区SNPs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及初步功能鉴定[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66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566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0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