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源性眩晕与血清S100-β蛋白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15:07
本文关键词:血管源性眩晕与血清S100-β蛋白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源性眩晕与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浓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6—2015-12收治的120例急性眩晕患者,将其中41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32例幕下出血患者设为A组;27例非血管性眩晕患者设为B组;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于患者晕眩症状发生后24h内采集血样,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EA)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S100蛋白含量、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MRI、CT检查结果为参考,检测示血清蛋白S100鉴别血管源性眩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A组血清S100-β水平(0.68±0.07)μg/L较B组(0.53±0.05)μg/L和C组(0.33±0.12)μg/L显著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血清VCAM-1和GFAP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100升高是血管源性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4.689。经操作特性分析显示S100从眩晕患者中检测出卒中病因的灵敏度为92.68%,特异度为31.91%。结论临床可将血清蛋白S100-β浓度作为鉴别血管源性和非血管源性急性眩晕的生物标志物,以尽早开展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作者单位】: 河南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关键词】: 血管源性眩晕 血清蛋白S-β 鉴别与诊断
【分类号】:R741
【正文快照】: 眩晕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症状,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脑血管源性眩晕和非脑血管源性眩晕。脑血管源性眩晕是由脑血管病引起的眩晕症状,如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或脑卒中等。较非脑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脑血管源性眩晕的病情更为危重[1]。但急性眩晕和眩晕伴神经功能缺损是大部分急,
本文编号:640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6405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