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22:19

  本文关键词:颅内后循环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后循环动脉瘤 介入治疗 临床预后 并发症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后循环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短期预后及复发率;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10年01月—2014年09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4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34例患者共38个后循环动脉瘤,4例为多发后循环动脉瘤;其中女性20例,男性例14例;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有5例;Ⅱ级为14例;Ⅲ级为8例;Ⅳ级为6例;Ⅴ级为1例;18例患者患有高血压病,2例患者既往有脑梗塞病史;动脉瘤分布:5枚基底动脉动脉瘤、16枚椎动脉动脉瘤、4枚大脑后动脉动脉瘤、5枚小脑上动脉动脉瘤、8枚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动脉瘤大小:小动脉瘤16枚、一般动脉瘤15枚、大动脉瘤6枚、巨大动脉瘤1枚,窄颈动脉瘤10枚、宽颈动脉瘤7枚、夹层动脉瘤及梭形动脉瘤21枚;治疗方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治疗21枚,行单纯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8枚,单纯支架治疗4枚,载瘤动脉闭塞术5枚。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较多者,栓塞术后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术;并发脑积水者行侧脑室置管脑脊液引流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2个月。结果:38枚后循环动脉瘤均接受介入治疗,即刻脑血管造影显示致密栓塞26枚(84%);瘤颈残留6枚(12%),部分栓塞6枚(4%),瘤颈残留6枚中:1枚为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1枚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基底动脉顶端大动脉瘤,1枚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大脑后动脉梭形动脉瘤,3枚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部分栓塞6枚:3枚为单纯支架治疗的椎动脉梭形动脉瘤,另外3枚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术中血栓形成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死亡者2例,脑积水6例,脑血管痉挛5例。34例后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出院时MRS评价:小于3分,良好25例;大于或等3分,不良9例,其中2例为死亡患者。随访3-12个月,27例患者(共30枚动脉瘤)进行影像学随访,25枚动脉瘤稳定,复发5枚;32例患者进行临床随访:26例患者愈后良好,6例愈后不良。结论:颅内后循环动脉瘤采用介入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需根据动脉瘤的不同位置、大小及形态选择不同介入治疗手段:1.后循环窄颈动脉瘤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安全、有效;2.后循环宽颈、梭形及夹层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可起到治愈动脉瘤及改善局部血流动力学状态的作用;3.单纯支架应用对夹层及梭形动脉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促进部分动脉瘤缩小甚至消失,但需注意术后密切随访;4.后循环远端动脉瘤及单侧椎动脉动脉瘤,充分术前评估后,采用载瘤动脉闭塞治疗可达到理想效果;5.后循环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都需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并应长期随访。
【关键词】:后循环动脉瘤 介入治疗 临床预后 并发症
【学位授予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3
  •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7
  • 1. 研究内容13
  • 2.研究对象与方法13-17
  • 结果17-26
  • 讨论26-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7
  • 附图47-48
  • 综述48-63
  • 参考文献58-63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维,郝宏毅,杨丽莎,黄嗣王,宋立宁;介入治疗中金属钢圈脱落取出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年10期

2 王克金,文浩,李中华,张春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附87例报告)[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1年04期

3 单鸿,姜在波;循证医学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年10期

4 邓奇平 ,顾福嘉 ,周松;舌癌的介入治疗(附14例报告)[J];贵州医药;2002年06期

5 解静 ,刘欣民 ,党光荣;肿瘤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J];临床医学;2003年06期

6 赵春玲;介入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观察和护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3年05期

7 唐晓燕,贾秀玲,杨秀瑾,李鹃,孙晓红;介入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1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01期

8 许法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J];山东医药;2004年04期

9 赵艳,李婧,张秀香,周荣;介入治疗前应用心理疏导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7期

10 刘凤枝,郭燕;老年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莉;王福利;;肝脏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护理体会[A];2011年河南省介入护理学术交流及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2 刘春雪;王和杰;;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特点和围术期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程亚妮;赵玉勤;;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护理[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肿瘤介入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黄艳荣;张玉琴;漆剑频;;经导管注入内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术中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黄小丽;陈元珍;王玉英;;进展期胃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与护理[A];河南省肿瘤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暨专科护士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6年

6 郝会琴;李芳;朱红卫;;介入治疗宫颈癌大出血的护理[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孙涛涛;;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观察与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王岩;吴亚丽;何颖;黄烁;刘婉姝;胡燕燕;高迪;;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健康教育[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静;吴凡;刘扬;李屏;;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观察与护理[A];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黄延玲;刘会杰;程金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A];2013年河南省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护理管理培训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丽军 通讯员 金鸥;介入治疗造福患者[N];保健时报;2004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程守勤;勿将介入治疗当“最后选择”[N];健康时报;2006年

3 王辉;什么是介入治疗?[N];健康时报;2004年

4 于峰;介入治疗后还需吃药吗[N];大众卫生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陈铮;我国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存在诸多问题[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吴清华;介入治疗: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N];家庭医生报;2005年

7 姚向阳;介入治疗成为医学时尚[N];科技日报;2002年

8 张梅珍 王玉安;介入治疗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记者 李颖;规范先心介入治疗推动学术健康发展[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潘凤茹;介入治疗大显身手[N];保健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华;肺癌介入治疗的图象处理和模拟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2 何培源;老年冠心病患者急诊和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及优化治疗策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吕雪;目标血管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长期预后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4 王清;介入治疗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永中;清肝化瘀口服液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转移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6 RAEES HABIB(哈比比);慢性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介入治疗[D];山东大学;2015年

7 延荣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进展的危险分层和介入治疗策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运粉;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彭云;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徐国栋;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郭锋;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吕萍;益气化瘀消积方减轻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毒副反应影响的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张秀军;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造影特征分析与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王浩;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8 楚溪;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卢永明;May-Thurner综合征的介入治疗[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李春花;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47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647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4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