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21:20

  本文关键词: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摘要】:血红蛋白氧载体(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 HBOCs),是由化学方法修饰的人的或者牛的血红蛋白合成,具有类似红细胞的功能。主要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等的治疗;将其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较少。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是因为再灌注时氧瞬间增加,导致超氧阴离子增多和组织氧化加剧,最终导致凋亡和坏死。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pPolyHb)具有携氧释氧能力,其直径远远小于红细胞,在缺血初期可通过栓塞为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本论文主要通过细胞和在体模型初步探究pPolyH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HT22氧糖剥夺细胞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检测细胞存活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分析pPolyHb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中动脉阻断法建立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即刻以0.5g/Kg剂量尾静脉注射pPolyHb,缺血90min后拔出线栓再灌注。通过检测脑梗死面积、神经学评分、细胞凋亡以及炎症因子表达等pPolyHb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细胞实验结果表明,pPolyHb本身对HT22细胞无毒害作用,还能修复细胞氧糖剥夺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其对HT2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修复作用。在体实验结果表明,pPolyHb组在再灌注后24小时,脑梗死面积显著低于Control组,且能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学评分。组织病理以及凋亡细胞的数目也明显减少,还能提高凋亡蛋白Bcl-2/Bax的比值。由此得出,pPolyHb可以减少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和凋亡比率。从炎症因子的表达趋势来看,pPolyHb组能够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以及MPO的活力,并且提高了抑炎因子IL-10的浓度含量,同时可降低氧化应激标志物MDA的浓度。由此得出,pPolyHb可以降低组织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综上所述,pPolyHb因其良好的携氧/释氧及分子直径仅为20nm远小于红细胞,可快速通过被阻塞血管腔内的狭窄间隙,及时为缺血细胞和组织供氧,另一方面,pPolyHb可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为其未来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血红蛋白类氧载体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缩略语表6-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血红蛋白氧载体的研究概况10-15
  • 1.1.1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结构及生理功能10-11
  • 1.1.2 血红蛋白氧载体分类11-13
  • 1.1.3 血红蛋白氧载体的应用13-15
  • 1.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5-19
  • 1.2.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制作16-17
  • 1.2.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17-18
  • 1.2.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现状18-19
  • 1.3 几种技术简介19-20
  • 1.3.1 western-blot技术19
  • 1.3.2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19-20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20-21
  • 第二章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对HT2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21-29
  • 2.1 引言21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21-22
  • 2.2.1 实验细胞21
  • 2.2.2 主要试剂21-22
  • 2.2.3 主要仪器22
  • 2.3 实验方法22-25
  • 2.3.1 HT22细胞的复苏与传代22-23
  • 2.3.2 pPolyHb对HT22细胞生存活力的影响23
  • 2.3.3 pPolyHb对HT2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生存活力和SOD活力的影响23-25
  • 2.4 统计分析25
  • 2.5 实验结果25-28
  • 2.5.1 pPolyHb对HT22细胞存活率影响结果25
  • 2.5.2 pPolyHb对HT2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存活率和SOD活力影响结果25-28
  • 2.6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抑制的影响29-42
  • 3.1 引言29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29-31
  • 3.2.1 实验动物29
  • 3.2.2 主要试剂29-30
  • 3.2.3 主要仪器30-31
  • 3.2.4 手术器械31
  • 3.3 试验方法31-37
  • 3.3.1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的制备31
  • 3.3.2 pPolyHb对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学评分和脑梗死面积的影响31-33
  • 3.3.3 pPolyH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33-34
  • 3.3.4 pPolyH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量的影响34-37
  • 3.4 统计分析37
  • 3.5 实验结果37-41
  • 3.5.1 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学评分37-38
  • 3.5.2 组织病理学和神经元凋亡结果38-40
  • 3.5.3 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量40-41
  • 3.6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42-51
  • 4.1 引言42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42-43
  • 4.2.1 实验动物42
  • 4.2.2 主要试剂42-43
  • 4.2.3 主要仪器43
  • 4.3 实验方法43-45
  • 4.3.1 pPolyH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10表达的影响43-44
  • 4.3.2 pPolyH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PO,MDA和NO产生的影响44-45
  • 4.4 统计分析45-46
  • 4.5 实验结果46-49
  • 4.5.1 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10的浓度变化趋势46-48
  • 4.5.2 MPO,MDA和NO的浓度变化趋势48-49
  • 4.6 本章小结49-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2-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毕方方,田发发,杨期东,肖波;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2 张璞;李涛;刘进;;含聚合血红蛋白的St.Thomas液对低温保存离体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3 李兵,章翔,蒋晓帆,王彦刚,曹卫东;改良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年02期

4 李涛;张鸿辉;王红;余蓉;杨成民;;人脐带血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病毒灭活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年03期

5 鲍磊;张铮;;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6 Д.М.ГРОЗ;袁庆辉;;在烧伤病时血液及血液代用品的输注[J];山西医学杂志;1961年02期



本文编号:658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658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